
(1).语本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 赤城 霞起以建标。”后因用以称 浙江 赤城山 上立的标记。 宋 沉遘 《天台山送僧象微归山》诗:“ 赤城 建霞标,上与牛斗附。”
(2).高峻的挺立之物。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兼山配极,照鸞闕於霞标。”此指山峰。 明 王世贞 《过天宁寺望塔有作》诗:“霞标象外矗, * 望中新。”此指宝塔。
(3).红色的挺立之物。 唐 宋之问 《秋莲赋》:“夕而察之,若霞标灼烁散 赤城 。”此指婷婷玉立的红莲。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碧琉璃冷浸霞标,只见桂树扶疏,合殿香飘。”此指挺立的丹桂。
“霞标”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á biāo,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
赤城山的标记
源自晋代孙绰《游天台山赋》中“赤城霞起以建标”的典故,后特指浙江赤城山上因霞光形成的标志性景观。例如宋代沈遘的诗句“赤城建霞标,上与牛斗附”、2、3、。
高峻的挺立之物
形容高耸直立的山峰或建筑。如唐代王勃《干元殿颂》序中“兼山配极,照鸾阙于霞标”,此处“霞标”指高峻的山峰。
红色的挺立之物
可指代红色且形态挺拔的自然或人文景观。例如: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原文或具体用法,可参考相关古籍或文献。
《霞标》这个词是一个汉字词组,意思是“霞光”。它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霞”和“标”。霞指的是天空中夕阳下的云彩中所呈现的美丽光彩,标表示标志或标记。
《霞标》的第一个字“霞”是由部首雨和旁辉组成的,它的总笔画数是17。第二个字“标”是由部首木和旁目组成的,它的总笔画数是5。
《霞标》这个词来源于《诗经·秦风·无衣》这首古代诗歌中的一句:“霞彼桑土,云其际之。天之霞兮,纷纷其云。”这句诗描绘了夕阳下霞光和云彩交相辉映的美景,从而衍生出了“霞标”这个词。
《霞标》的繁体字是「霞標」。
在古时候,汉字的形状和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霞标》的古代写法为「霞標」,字形更加简单,没有现代汉字中的一些复杂结构。
1. 夕阳西下,天空中的《霞标》映照着整个山谷。
2. 在夏季的黄昏,你能看到一片金黄色的《霞标》。
1. 霞光:指夕阳下云彩所呈现的光彩。
2. 标记:指用于表示或记录事物的标志。
1. 霞光:指夕阳下呈现的云彩的美丽光彩。
2. 彩云:指夕阳下呈现的多彩云彩的景象。
1. 乌云:指天空中密布的黑暗云层。
2. 暗淡:指不明亮的光线或颜色。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