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诵持的意思、诵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诵持的解释

谓诵念经文并持守之。《坛经·行由品》:“但留此偈,与人诵持。”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闻佛书有水懺者,其説谓欲见父母者诵之,当获所愿。 寿昌 乃昼夜诵持,仍刺血书懺,摹板印施於人,唯愿见母。”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诵持是一个佛教术语,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1. 佛教经典中的原义
    指诵念经文并持守教义,强调对佛经的诵读与践行合一。例如《坛经》记载“但留此偈,与人诵持”,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也提到朱寿昌通过昼夜诵持佛经、刺血书忏等方式寻求与母亲重逢。这种修行方式要求信徒不仅口头诵读经文,更需内心持守其精神。

  2. 广义的现代延伸
    在非宗教语境中,可理解为通过反复诵读来记忆和掌握知识,例如学习文学、语言等需要大量记忆的领域。这种用法强调诵读与记忆的结合,但相比佛教原义缺少了“践行教义”的深层内涵。

词源结构:由“诵”(朗读、背诵)与“持”(保持、坚守)组合而成,体现了语言与行为的统一性。其注音为ㄙㄨㄥˋ ㄔˊ(sòng chí)。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诵持

诵持(sòng chí)是一个多音字,可以作为名词或动词使用。作名词时,意为持续地吟诵、背诵或诗词的吟咏;作动词时,意为持续地吟诵或背诵。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诵持的拆分部首为讠(讠部)和扌(手部),总共有12个笔画。

来源

诵持的来源较为复杂。其中,“诵”来自于周代的官方礼仪,“持”则来源于古代祭祀活动。它们的合并表示行事持久不变的礼仪和敬神之情。

繁体

《诵持》这个词的繁体字为「誦持」。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不同。如果要用古时候的写法表达诵持,它的字形可能会有所变化。不过,在文化的传承中,字形也逐渐演变和统一,现代汉字更加规范。

例句

1. 他每天晚上都会诵持古诗三首,以锻炼口语和记忆力。

2. 这位*********每天早上都会持念经文,静心诵持。

组词

诵经、持久、吟诵、背诵、咏古

近义词

吟诵、背诵、朗诵、诵读

反义词

忘记、遗忘、抛弃、停止诵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