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涣若冰释的意思、涣若冰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涣若冰释的解释

犹言涣然冰释。《续资治通鉴·元顺帝元统元年》:“ 澄 ( 吴澄 )答问亹亹,使人涣若冰释。”参见“ 涣然冰释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涣若冰释"(huàn ruò bīng shì)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形容疑虑、误会或困难像冰块融化一样迅速、彻底地消解。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释义

指心中的疑虑、隔阂或复杂问题,如同冰块遇热融化般完全消除,强调化解的彻底性与自然顺畅。

权威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释义为"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二、出处与典故

语出《老子·第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形容得道之人的境界如冰雪消融般通达无碍。后经演变简化为成语"涣若冰释"。

文献依据:王弼注《老子道德经》及宋代朱熹《朱子语类》均引用此典,引申为疑虑消散。


三、结构与用法分析

  1. 构词解析

    • 涣:消散、流散(《说文解字》:"涣,流散也");
    • 若冰释:如同冰块融化("释"通"消释")。

      二字组合强化"消散"的动态过程,比喻义重于字面义。

      参考:《汉语大词典》"涣"字条及成语释义。

  2. 语法功能

    多作谓语、定语,如"误会涣若冰释""涣若冰释之感"。


四、近义与反义对比


五、经典用例

唐代杜甫《别赞上人》:"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涣若冰释,超然物我忘。"

——以"冰释"喻禅心通透,物我两忘之境。

文学来源:《全唐诗》卷二百十八。


权威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2011年整理本。
  3.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4. 《中华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2009年。
  5.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校订本。

(注:因部分古籍无直接在线链接,来源标注以权威出版物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涣若冰释(huàn ruò bīng shì)是一个成语,具体含义如下:

基本释义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像冰块融化一样完全消除。与"涣然冰释"同义,强调矛盾或误解的彻底化解。

出处与用法

  1. 语源:最早见于唐代权德舆《张隐居庄子指要序》:"累如珠贯,涣若冰释"()。
  2. 经典用例:元代《续资治通鉴》记载吴澄与人问答时,"使人涣若冰释",展现通过沟通消除隔阂的过程()。
  3. 语法:多作谓语或宾语,如"两人间的误会涣若冰释"。

补充说明

这一成语通过"冰释"的意象,生动表达了问题消解的彻底性与自然性。

别人正在浏览...

爱老慈幼白义八十种好蔽旒襞染不兴谗邪懘惉村汉寸意对歌饭丸飞跨绀宫贯缗郭巾寒假惑疾获渠袷袄肩担鵳鵳子矫时洁浊扬清棘萝兢慎景想金屋贮娇绝粒举荐轲卿空远魁卓樏宅良牧良知离客拢撚麻塔鸟迹虫丝逆备怒视呕哕瞥眼窃统毬杖踢弄日月合壁缛组山吹圣果手风汰选叹仰弹指痛心伟誉无絃琴小李下问歇斯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