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竹。亦指毛竹。 唐 白居易 《忆洛中所居》诗:“厌緑栽黄竹,嫌红种白莲。” 五代 齐己 《江居寄关中知己》诗:“旧栽花地添黄竹,新陷盆池换白莲。” 黄朝天 《乌江架桥》:“又马上命令步兵与工兵一起去砍黄竹。”
(2).《穆天子传》卷五载, 周穆王 往 苹泽 打猎,“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首句为“我徂 黄竹 ”。本为传说中的地名。后即用指 周穆王 所作诗名。其诗亦为后人伪托。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 岐昌 发咏於来思, 姬满 申歌於《黄竹》。” 唐 李商隐 《瑶池》诗:“ 瑶池 阿母 綺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清 吴伟业 《读史有感》诗之二:“ 重璧臺 前八骏蹄,歌残《黄竹》日轮西。”
黄竹作为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植物释义 黄竹(Dendrocalamus membranaceus)属禾本科竹亚科牡竹属常绿乔木,特指竹竿呈金黄色的竹种。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其竿高可达15米,直径10厘米,竹材常用于建筑及造纸原料。该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0年 ver 3.1),具有重要生态价值。
二、文学典故 典出《穆天子传》卷五载周穆王"作诗三章以哀民",首句为"我徂黄竹",后以"黄竹"代称帝王恤民之作。唐代李商隐《瑶池》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即用此典,该典故收录于《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2册第581页。
三、地理实体
“黄竹”一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含义:
黄竹(学名:Dendrocalamus membranaceus)是禾本科牡竹属的乔木状竹类植物,主要特征包括:
源自《穆天子传》卷五记载:周穆王在苹泽狩猎时遇严寒,作诗三章哀民,首句为“我徂黄竹”。此处“黄竹”本为传说中的地名,后借指周穆王所作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齐己等曾引用此意象,如“厌緑栽黄竹,嫌红种白莲”。
注:关于黄竹作为观赏竹(如黄金竹)的描述,多见于低权威性来源(如、8),可能与实际植物学分类存在差异,需谨慎参考。
柸珓北朔背违北辕畚插边功策拜倡议书船头椿灵楚囚褡裢得宝歌底边独园贰枢迩志访旧富完干线鼓牀诡互画名互辞交输捷武噤唫开锁猪刻书宽展老寡乐法垒城泐失良觌凉水礼衣隆贵龙驹凤雏论诉毛货眸子清恙情之所钟驱傩入迁膻行折屐深识讨索天末帖职题名录庭芜土贡土棍脱节牛绾摄戊己校尉小猢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