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讨索的意思、讨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讨索的解释

(1).研求。

(2).索取。《歧路灯》第四六回:“ 王中 也不敢问 老贾 讨索的是何款项。” 郑观应 《盛世危言·公法》:“至所犯之事,或置而不论,或谅而概免,或执义讨索赔偿,均无不可。” 茅盾 《子夜》四:“现在看见 费小胡子 竟掮着‘三先生’的牌头来上门讨索, 曾沧海 觉得非惩他一下不可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讨索”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本义与引申义两个层面。根据《汉语大词典》及《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记载,该词由“讨”与“索”二字构成,其中“讨”含探究、索取之意,“索”指寻求、追查,组合后形成三类核心含义:

  1. 本义解析

    指主动探求事物本质,如《朱子语类》中“讨索义理”表示对学问的深入探究,体现学术层面的系统性考察。此用法多用于文献研究,例如“讨索古籍真迹”指向对典籍的考据过程。

  2. 行为延伸

    在明代《醒世恒言》中,“讨索”延伸为带有强制性的索取行为,如“讨索债务”指向财物追讨,此时词义与“催讨”“追索”构成近义关联。法律语境下特指通过合法途径主张权益,如合同纠纷中的“讨索赔偿”。

  3. 语境分化

    现代汉语中,“讨索”在口语与书面语中存在语义差异:口语多指物质层面的索要(如“讨索欠款”),而学术场景保留探究本义(如“讨索历史脉络”)。《辞海》第六版特别标注其文言色彩,建议现代文本中根据语境替换为“探究”“追讨”等白话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讨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两层核心解释:

一、基本解释

  1. 研求
    指深入探讨、研究或追究问题本质。例如在解决复杂疑案或学术问题时,强调通过系统性分析寻找答案。这一含义常见于文献研究或思想探索场景,如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到的“执义讨索赔偿”,即通过理性探究达成目标。

  2. 索取
    表示要求或追讨某物,可能涉及物质或非物质的索求。例如《歧路灯》中“讨索款项”的用法,体现了实际利益层面的追讨行为。


二、使用场景与延伸


三、单字拆解

“讨索”兼具理性探究与实际追索的双重语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侧重点。

别人正在浏览...

爱惜羽毛八顾北方交通大学鞭驱笔趣博鸡波利尼西亚重逢春浅词禁黛螺担肩胛彫毁多氏读山海经凡短法云地匪亲粉笔功名攻陷古佛华宠护世四天王护养谫劣监理员精本景科谨慤箕引裘随可怖箩斗率财马骑灯氓外谟谋末势麑衣庆拜敺除惹眼散配拾陈蹈故时节手创帅使属属随俗沈浮宿勤通文达礼佗佗韦编三绝文格问题剧握手言欢显教下聘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