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绾摄的意思、绾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绾摄的解释

统领;掌握。《北史·张普惠传》:“宰守因此,綰摄有方,奸盗不起,人以为便。” 唐 李绛 《兵部尚书王绍神道碑》:“公以材智,任职忠勤,注意不疑,可以进退海内之士,可以綰摄天下之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绾摄(wǎn shè)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一、本义解析

  1. 本指盘绕、系结,如《说文解字》释:“绾,恶也,绛也。一曰绕也。” 引申为掌控、联结之意,如《史记·货殖列传》载:“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卷十三·糸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73页)

  2. 原意为持握、统领,《说文》注:“摄,引持也。” 后扩展为统管、总揽之义,如《左传·昭公十三年》:“摄卿以往。”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卷十二·手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51页)

二、复合词释义

绾摄指全面掌控、总揽事务,强调对复杂局面的集中管理:

三、文化语境

该词承载中国传统治理智慧,反映集权与协调并重的管理哲学。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论及唐代节度使制度时称:“藩镇既强,中央不复能绾摄”,凸显中央对地方失控的状态。

来源: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15页)


权威参考文献(实体文献无有效链接,按学术规范标注来源):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2. 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
  3. 赵翼《廿二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网络扩展解释

“绾摄”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统领、掌握,常用于描述对事务或权力的全面把控。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 绾(wǎn):原指将丝线等长条形物体盘绕成结(如“绾发”),引申为统合、联结。
    • 摄(shè):本义为“拿取”,如“摄影”,后衍生出掌控、治理的含义(如“摄政”)。
    • 组合义:两字结合后,强调通过整合与治理实现全面统领,常见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对政权、事务的管理()。

二、古籍用例

  1. 《北史·张普惠传》
    “宰守因此,綰摄有方,奸盗不起,人以为便。”
    → 指地方官员通过有效统管,使治安良好,百姓安居()。
  2. 唐代李绛《兵部尚书王绍神道碑》
    “可以进退海内之士,可以綰摄天下之柄。”
    → 形容王绍以才智统摄国家权柄,进退人才()。

三、延伸理解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北史》《全唐文》等古籍,或结合“绾合”“摄政”等关联词汇对比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罢垒鞭蒲布头牋骋効吃糠咽菜驰名当世冲紧搊擡丑险纯悫徂川当若到此为止蹈死刁狡钩拿贯头钱豪暴货卜胡突颊肌燋尾久陪九尾禽可杀髡毛蓝关乱项轮廓卖阵马祭灭绝明公明瓦天棚囊缩谦冲迁运趫揵亲指绮赡群机如何屎蜣螂师徒实字霜桧秫櫱讼厅贪壑屠刀忒楞楞腾惋咽文客温树详询巷议县壶衔梦喜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