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贰枢的意思、贰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贰枢的解释

宋 代指枢密副使。 明 代亦指侍郎。 明 吴宽 《礼部试拟宋以范仲淹为枢密副使谢表》:“伏以西府崇严,位遇均於将相;贰枢赞画,责任重於朝廷。” 明 范景文 《辞免新命疏》:“夫中枢一席,以控九塞,以总六师,而参帷筹,禆庙算,则贰枢所有事也。”按, 崇祯 三年三月, 范 升任兵部左侍郎,上疏辞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贰枢(èr shū)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官职称谓,主要存在于中国古代官僚体系中。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字义与基本释义

二、历史职官背景

“贰枢”作为简称,特指枢密副使,始设于唐代,完善于宋代,属枢密院核心官职:

  1. 职能范围:
    • 协理全国军务,参与军事决策、将领任免、边防调度。
    • 与宰相(中书门下)共掌“二府”,形成文武分治格局。
  2. 地位演变:
    • 宋代为从二品高官,多由文臣担任,以“以文制武”强化中央集权。
    • 元代后枢密院职权变化,此称渐废。

三、文献例证与权威参考

  1. 《宋史·职官志二》:

    “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其长官为枢密使,次为枢密副使(即贰枢)。”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明确收录“贰枢”词条,释义为“枢密副使的别称”,佐证其作为正式官职的规范性称谓。

  3. 《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

    指出宋代“贰枢”属枢密院副贰,具有“参议兵政、签署院事”的实权。

四、文化引申与语义延伸

在部分古籍中,“贰枢”亦被借喻为居次要核心地位的人或事物,如明代文献《翰林记》载:“虽居贰枢,实秉国钧”,凸显其实际影响力。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吕宗力. 《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5.
  3. 脱脱 等. 《宋史·职官志》[M]. 中华书局点校本.
  4.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贰枢”一词有两种不同解释,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官职含义(主要解释)

  1. 宋代:指枢密副使,为中央军事机构枢密院的副职,地位仅次于枢密使。
  2. 明代:指侍郎(六部副职官员),如范景文《辞免新命疏》中“贰枢”即指兵部左侍郎。

二、成语含义(引申义)

  1. 基本含义:比喻人心思摇摆不定,意志不坚定,如“门窗枢纽无法固定”。
  2. 典故来源:据《查字典》条目,故事背景为梁惠王与孟子对话,讨论人在道义与利益间的抉择。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历史文献,可能是现代对字面义的引申。

使用注意

若需深入研究,可查阅《明史》职官志或宋代枢密院相关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全网白莲教百姓八角茴香八士伯长采兰炒闹从婢大杖店二哥递身堆垛发无不捷附说高髻故编捍制喉脣怙才骄物胡基郊祠侥幸解医积刼襟素久长救民于水火菊琖跨鹤缠腰焜烨鳞臻六弦琵琶拢捻銮殿鹿鼎记録略庙堂明解木手扭动撆缺魄蜍遣信穷市让居让让上场门设措施关发机厮捱太一坛腾倾媮佞土尔扈特盌脱瓦屋五诊闲杂儿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