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策拜的意思、策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策拜的解释

谓帝王以策书命官。 唐 康骈 《剧谈录·命相日雨雹》:“ 崔相国 、 豆卢相国 同日策拜。”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宿直者,离家独宿,人情所贵,其人初蒙策拜,故以此相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策拜是中国古代政治礼仪中的重要仪式,指帝王通过颁布策书正式任命官员或授予爵位的行为。该词由“策”(文书)与“拜”(授予职位)复合构成,常见于史书对官职任命的记载。

核心词义解析

  1. 策:指帝王专用的文书形式“策书”,以竹简或木牍书写,内容包含封赏、任命等重大事项,具有法定效力。
  2. 拜:表授予官职的郑重仪式,区别于普通任命,多用于高级别职位的敕封,如《后汉书·礼仪志》载“三公策拜,皆诣阙谢恩”。

历史背景与流程

策拜仪式始自周代,至汉代形成定制。其程序包括:帝王授策书于受封者→受封者跪拜接策→群臣称贺→入朝谢恩。例如《汉书·武帝纪》记载元朔五年卫青获策拜大将军,标志着其统帅地位的官方认证。

语用延伸

唐代后,“策拜”一词逐渐扩展至外交领域,如《旧唐书》描述吐蕃使者接受唐朝册封的策拜之礼,体现中央政权对边疆的管辖权威。

权威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策拜”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来源和用法区分:

一、官方任命的仪式含义(权威性较高) 指古代帝王通过策书形式任命官员的仪式。该释义源自《汉典》、沪江词典等权威来源,并有文献佐证:

  1. 唐代康骈《剧谈录》记载崔相国与豆卢相国“同日策拜”;
  2. 宋代王谠《唐语林》提到官员因“初蒙策拜”而受特殊待遇。

二、成语化的策略含义(见于部分辞典) 由“策”与“拜”组成的复合词,意为通过谋略使人信服。查字典等来源将其解释为“出谋划策,让人拜服”,多用于形容政治家、军事家的智谋能力。

使用注意:

别人正在浏览...

爱忍拔类超群本奏傪悴楚檮椎埋狗窃磁盘驱动器辞堂敌衅抖抖簌簌对诏耳塞机风驰电逝覆亡浮县夫主赶人不可赶上告休龟鉴宏廓将胸比肚椒第解累解铺阶赏嫉忌季年金缕曲禁营巨细无遗刻漏鳞爪戮力同心露香緑螭骢眄遇内哄披溃贫踬齐难青眷青圆齐女楸陌柔软上刑善惑手镐殊方异域死城死生交邃博遂性铜螭驒驒万人空巷香林校事小行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