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得宝歌的意思、得宝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得宝歌的解释

(1). 唐 乐曲名。 唐 开元 末, 陕县 县尉 崔成甫 翻俚歌《得体歌》而成。《旧唐书·韦坚传》:“先是,人间戏唱歌词云:‘得体紇那也,紇囊得体耶,潭里船车闹, 扬州 铜器多。 三郎 当殿坐,看唱《得体歌》。’至 开元 二十九年, 田同秀 上言‘见 玄元皇帝 ,云有宝符在 陕州 桃林县 古关尹令 尹喜 宅’,发中使求而得之,以为殊祥,改 桃林 为 灵宝县 。及此潭成, 陕县 尉 崔成甫 以 坚 为 陕郡 太守凿成新潭,又致 扬州 铜器,翻出此词,广集两县官,使妇人唱之,言:‘得宝 弘农 野, 弘农 得宝耶!潭里船车闹, 扬州 铜器多。 三郎 当殿坐,看唱《得宝歌》。’” 宋 苏轼 《读开元天宝遗事》诗之二:“潭里舟船百倍多, 广陵 铜器 越溪 罗。 三郎 官爵如泥土,争唱《弘农得宝歌》。” 元 王恽 《通漕引》:“休説春潭《得宝歌》,长笑 韦郎 空侈丽。”

(2). 唐 乐曲名。相传为 唐玄宗 所制曲。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得宝子》:“《得宝歌》,一曰《得宝子》,又曰《得鞛子》。 明皇 初纳 太真 妃,喜谓后宫曰:‘朕得 杨氏 ,如得至宝也。’遂製曲,名《得宝子》。”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六宫此夜含顰望,明日争传《得宝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得宝歌”是唐代的一支乐曲名,其含义和来源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1. 崔成甫改编的版本
    唐开元末年,陕县县尉崔成甫将民间俚歌《得体歌》改编而成。该版本在广运潭(南方租赋漕运总码头)落成典礼上被百余人齐唱,歌词为:“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反映了当时漕运繁荣的景象。

  2. 唐玄宗创作的版本
    相传唐玄宗因纳杨贵妃而作此曲,并感叹“朕得杨氏,如得至宝”,故命名为《得宝歌》(亦称《得宝子》或《得鞛子》),后成为唐朝重要曲牌名。此说在《乐府杂录》等古籍中亦有记载,清代洪昇的《长生殿》中亦有引用。

补充说明
两种说法均与唐代宫廷文化相关,前者侧重民间改编与庆典场景,后者关联帝王轶事,体现了该曲在音乐史和文学中的双重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得宝歌》的意思

《得宝歌》是一首古代歌曲,寓意着财富的获得和成功的追求。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是人们对于得到宝物和成功的渴望和追求。

拆分部首和笔画

《得宝歌》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得宝”和“歌”。其中,“得宝”部分的部首是“彳”和“宀”,总共有11个笔画;“歌”部分的部首是“欠”,总共有14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得宝歌》是中国古代的一首歌曲,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用来表达人们对于财富和成功的向往。

在繁体字中,《得宝歌》的写法为「得寶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汉字的形态和现代有所不同。《得宝歌》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可能会有些许差异,但整体的意义和音韵并没有改变。

例句

1. 我们一起唱《得宝歌》,祝愿大家都能获得财富和成功。

2. 他用一曲《得宝歌》让大家感受到了财富的力量。

3. 这首《得宝歌》让我明白了财富不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富足。

组词

1. 财富

2. 成功

3. 追求

4. 向往

5. 渴望

近义词

1. 获利

2. 获取

3. 获得

4. 得到

5. 争取

反义词

1. 失去

2. 失败

3. 损失

4. 放弃

5. 错过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