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避让贤路的意思、避让贤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避让贤路的解释

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避让贤路"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指主动辞去官职或让出职位,以便让更有才能、更贤德的人得以任用,从而为国家或集体效力。它体现了谦逊退让、以大局为重的品德。以下从词典释义、典故来源及用法角度详细解析:


一、成语释义与构成

  1. 字面拆解

    • 避让:主动退避、谦让。
    • 贤路:贤能之士得以进用的途径("路"喻指职位或晋升通道)。

      综合释义:让出重要职位,为贤能之人创造施展才能的空间。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对"贤路"的释义强调其为"进用贤才的途径"。

  2. 权威词典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解释为:

    "主动辞官让位,以便有才能的人接任。"

    此定义突出"主动退让"与"举荐贤能"的双重行为动机。


二、历史典故与出处

此成语典出《史记·伯夷列传》,原句为:

"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让国而逃,避让贤路。"

伯夷、叔齐因不满周武王伐纣,拒绝出仕周朝,隐居首阳山以示气节。后世引申其"让国"行为为主动让贤的典范。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1959年版)卷六十一。


三、用法与语境

  1. 适用场景

    • 官员或领导者主动请辞以荐举更合适人选;
    • 表彰谦逊退让、顾全集体利益的高尚行为;
    • 批评占位不作为、阻碍人才晋升的现象(反讽用法)。
  2. 近义与反义

    • 近义词:急流勇退、举贤让能、退位让贤
    • 反义词:尸位素餐、恋栈不去、占着茅坑不拉屎(俚语)

四、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成语承载了儒家"礼让为国"的思想(《论语·里仁》),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现代语境中,常用于倡导职场良性竞争与领导梯队建设,如:

"在团队发展中,适时'避让贤路'能激发组织活力。"

来源:北京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十五讲》(2020年修订版)对"谦让精神"的论述。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3. 《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
  4. 《中华传统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网络扩展解释

“避让贤路”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ì ràng xián lù,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出处与典故

出自《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背景是西汉时期,官员主动请辞以让位给贤能之人,体现谦逊与大局观。


3.语法与用法


4.应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官员或领导者主动退位让贤的行为,也可引申为在团队合作中谦逊退让,促进人才发展。


5.补充说明

需注意与“避实击虚”等含“避”字的成语区分,后者多指策略性回避,而“避让贤路”侧重品德层面的谦让。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史记》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背袋背征箯筥鷝鴋兵额步打毬财货吹灯拔蜡麤快撮抄雕摩迭遍叮铃封桥概述跟斗诡速横征禾束泓澈候景话中有话昏愚蹇犯坚孤交絶吉光襟概静治觐飨九序崛出困斗老来子雷轴烈气柳梢青脉气拿不准泥塘旁光缥气皮傅跂骨青采泉货软红塞翁失马颡叫子桑土之防擅让市舶库送卷头填食投晚土葬萎靃先父闲练燮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