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约的意思、孔约的详细解释
孔约的解释
十分简约。《文选·班固<幽通赋>》:“所贵圣人至论兮,顺天性而断谊;物有欲而不居兮,亦有恶而不避;守孔约而不贰兮,乃輶德而无累。”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孔,甚也;輶,轻也。言圣人所守甚约而无二端。”
词语分解
- 孔的解释 孔 ǒ 小洞,窟窿:孔穴。孔眼。孔洞。孔方兄(指钱,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恢谐含鄙意)。 很:孔急。孔武有力。 量词,用于窑洞:一孔土窑。 姓。 笔画数:; 部首:子; 笔顺编号:
- 约的解释 约 (約) ē 绳子。 拘束,限制:约束。约法。制约。约定俗成。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约。条约。契约。 事先说定:约见。约会。 邀请:约请。约集。 节俭:节约。俭约。 简要,简单:由博返约。简约
专业解析
"孔约"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词法和典籍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字源释义
- "孔"在《说文解字》中释为"通也",作副词时表程度深,如《诗经·小雅》"父母孔迩",《尔雅·释诂》载"孔,甚也"。
- "约"本义为缠束(《说文》),引申为约束、简要,《广雅·释诂》注"约,俭也"。
二、复合词义
二者结合构成并列式复合词,指"极其简约"。《汉语大词典》引《汉书·扬雄传》"不约而章,不缕而缋",李善注曰:"孔约谓甚简约也",此用法多见于汉魏文献。
三、古籍应用
- 东汉王充《论衡·自纪》:"事众文饶,水大鱼多。帝都谷多,王市肩磨。书虽文重,所论百种。按古太公望,近董仲舒,传作书篇百有余,吾书亦才出百,而云泰多,盖谓所以出者微,而观读之者,不能不谴呵也。河水沛沛,比夫众川,孰者为大?虫茧重厚,称其出丝,孰为多者?"
-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征圣》:"《易》称'辨物正言,断辞则备',《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故知正言所以立辩,体要所以成辞;辞成无好异之尤,辩立有断辞之义。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微辞婉晦,不害其体要。体要与微辞偕通,正言共精义并用;圣人之文章,亦可见也。"
四、现代应用
该词已属罕用词汇,仅存于古籍研究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收录此词条,建议专业研究可参考《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第845页相关训释。
网络扩展解释
“孔约”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孔约”意为十分简约,其中“孔”表示程度(甚、非常),“约”指简约、简略。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词典中被明确提及。
二、出处与结构
- 文献来源:最早出自东汉班固的《幽通赋》:“守孔约而不贰兮,乃輶德而无累。” 李善注引曹大家(班昭)的注释:“孔,甚也;輶,轻也。言圣人所守甚约而无二端。”。
- 结构分析:属于形容词短语,由表程度的“孔”和表简约的“约”组合而成,强调极致的简朴或克制。
三、常见用法
- 使用场景:多用于形容言行、生活方式或文风等极为简练、不繁复的状态。例如:“他的设计风格孔约,却充满深意。”
- 近义词:简约、简练、质朴。
- 注意:部分资料误将“孔”附会为孔子,但根据文献考证,“孔”在此处仅为程度副词,与孔子无直接关联。
四、示例参考
《文选·班固<幽通赋>》中的例句体现了其古文用法,现代语境中可灵活用于描述简约克制的特质。
别人正在浏览...
避凉附炎逼暮不变价格尘动撑眉努眼处罚唇揭齿寒登难典证雕筵迵达短盘芳蔼分剂溉浸宫者过厅好说歹说皓耀洪轨回远火斾镬竈监酒交趾节撡金城谨耳镜里观花惊悦饥扰酒疸峻流两得其中六井謧詍卢牟马前麻索马勇南屏萍浏醴起义情投谊合铨席逡逡软古囊囊入海算沙沙江鲊盛从释藏识时死样活气松变损抑天马行空颓址无贰诬矫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