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戢翮的意思、戢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戢翮的解释

敛翼止飞。《后汉书·马融传》:“水禽鸿鵠……戢翮其涯。” 唐 骆宾王 《上瑕丘韦明府启》:“侧闻触笼戢翮,负垂天而跼影;伏櫪羈蹄,望絶尘而踠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戢翮”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源与古籍用例两个角度解析:

一、字义分解 “戢”在《说文解字》中释为“藏兵也”,本义为收敛兵器,引申为停止、收藏之意,如《诗经·周颂·时迈》载“载戢干戈”。“翮”指鸟类羽茎,《说文解字》注“羽茎也”,后引申为鸟翼,如陶渊明《杂诗》有“猛志固常在,骞翮思远翥”之句。二字组合构成并列结构,字面意为“收拢羽翼”。

二、文献用例 该词多见于魏晋诗文,喻指归隐或收敛锋芒。如《晋书·宣帝纪》评司马懿“戢翮潜渊,晦迹待时”,以收翼之态比喻政治韬略;《艺文类聚》引晋代庾阐《藏钩赋》云“戢翮栾林,仰慕云阁”,则借鸟栖林木暗喻士人退居山野的意向。

三、现代释义 现代辞书《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将其释为“鸟类敛翅止飞,比喻退隐或潜伏”,《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补充其可引申为“收敛锋芒,暂避时势”的行为状态。该词在当代多用于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领域,属书面雅语。

网络扩展解释

“戢翮”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通常用于古文或文学语境中。其含义可从字面拆分理解:

  1. 戢(jí)
    本义为收敛、停止,如“戢兵”(停止战争)、“戢怒”(收敛怒气)。

  2. 翮(hé)
    原指鸟羽的硬管部分,代指翅膀,如“奋翮高飞”(展翅飞翔)。

组合义:
“戢翮”字面意为“收起翅膀”,比喻停止行动、收敛锋芒或归隐。例如,可用于描述鸟类停歇,或引申为人物隐退、暂停事业等。
如:“戢翮栖云,不问世事”(收起翅膀栖息云间,不再过问俗务)。

注意:该词现代使用较少,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涉及古文,建议查阅相关注释或工具书进一步确认。

别人正在浏览...

叉手叉脚嗤点触喉存储村砧待絶盗截笛簟滴露研珠锭子茶底蕴对马海峡妨功害能反围攻峰顶赶工高粱酒祻水孤竹何由奸刁讲丐嘉锡截发酒糟鼻极昼骏驱开博窟窍蜡祭睖巡零作俪然陆氏庄荒民生凋敝木治旁孚嘌唱裒掇旗开取胜勤绩撒帐上番适巧矢液顺承死责送子观音他方陶板透字推驿推尊吐噜讬交委佩文穷无遇小日月庄稼洗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