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寄当归的意思、寄当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寄当归的解释

当归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谐音取应当归来之意。《三国志·蜀志·姜维传》“ 维 遂与母相失”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杂记》曰:“初, 姜维 诣 亮 ,与母相失,復得母书,令求当归。 维 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又《吴志·太史慈传》:“ 曹公 闻其( 太史慈 )名,遗 慈 书,以篋封之;发省,无所道,但贮当归。”后因以“寄当归”为催促归去之典。 宋 辛弃疾 《瑞鹧鸪·京口病中起登连昌观偶成》词:“山草旧曾呼远志,故人今又寄当归。”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寄当归”是一个蕴含典故的中文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语来源与典故

该词源自《三国志》中的两个历史事件:

  1. 姜维典故:姜维投奔诸葛亮后,母亲写信要求他“求当归”(即应当归来),姜维却以“但有远志,不在当归”回应,表达志向远大、不急于归家()。
  2. 太史慈典故:曹操为招揽太史慈,寄送内含“当归”的匣子,暗示他应当归附()。

二、字面与双关意义

三、文学与文化应用

该词成为古典文学中表达“思归”的意象。例如:

四、现代用法

现多用于文学或书信中,表达对亲友归来的委婉催促,或借古喻今传递怀旧情感()。

如需更完整的典故原文,可参考《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及《吴志·太史慈传》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寄当归

寄当归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通过邮寄的方式送还给对方。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为寸、殳、彳,共计8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古时候人们常常通过寄送物品来表达情意。

关于寄当归的繁体写法没有特定的规定,一般可以直接使用繁体字“寄当歸”来表示。在繁体字中,寄当归的字形有些许差异,但整体意思并无变化。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也有一定差异,一般以“寄返归”或“寄遣归”来代替寄当归的写法。这些写法都是古代人们在传递信息时所采用的方式。

以下是寄当归在句子中的例句:

1. 我将这本书寄当归图书馆。

2. 他一直想把这个礼物寄当归给他的老师。

关于寄当归的组词,可以有以下的搭配:

1. 寄托当归:通过寄托的方式将物品送还给对方。

2. 邮寄当归:通过邮寄的方式将物品送还给对方。

寄当归的近义词包括:
1.归还:还给对方。
2.归宿:物品返回原处。
3.返还:归还。
4.送回:将物品送还给对方。

反义词包括:
1.邮寄:寄送物品至对方手中。
2.托运:通过托运方式进行投递。
3.交付:将物品移交给对方。
4.转交:将物品传递给他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