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后半天的意思、后半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后半天的解释

下午;下半天。《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今日没事,有一天的工夫呢,我后半天进城不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后半天”是一个口语化表达,通常指一天中“中午12点之后到傍晚之前的时间段”,即广义上的“下午”。具体解释如下:

  1. 时间范围
    一般指正午12点至日落前(约17-18点),但实际使用中可能根据季节、地区或说话人习惯略有浮动。例如冬季可能缩短至16点前,夏季则可能延至19点前。

  2. 与相近词的区别

    • “下午”:更标准的书面表达,时间范围与“后半天”基本重叠。
    • “傍晚”:特指日落前后的短暂时段(约17-19点),属于“后半天”的末尾部分。
    • “下半天”:部分方言中与“后半天”同义,但有些地区可能指整个下午到午夜的时间。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日常对话中描述时间安排,如:“咱们后半天去公园吧”“会议改到后半天举行”。在正式场合或书面文件中较少使用。

若需更精确的时间表达,建议使用具体钟点(如“14:00”“下午三点”)以避免歧义。该词属于中性表达,无特殊文化禁忌。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后半天

后半天(hòu bàn tiā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下午,即一天中从中午到傍晚的一段时间。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后(hòu)是由“⺮”(zhú,竹)和“口”(kǒu,口)组成,总计5个笔画。

半(bàn)是一个独立的字,由“十”(shí,十)和“刂”(dāo,刀)组成,总计5个笔画。

天(tiān)是一个独立的字,由“一”(yī,一)和“大”(dà,大)组成,总计4个笔画。

来源:

《后半天》这个词并无明确来源的记载,但大概是由中国古代人们对于一天时间的划分习惯而形成。

繁体:

后半天的繁体字为「後半天」。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后半天」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因为书法风格的变迁和演变,但整体意义一致。

例句:

1. 我喜欢在后半天的时候散步,天气比较凉爽。

2. 老师总是在后半天的课堂上播放一些有趣的视频。

组词:

1. 后半夜:指半夜的后半部分时间。

2. 后半生:指人生的后半段时间。

3. 前半天:指一天中从早晨到中午的一段时间。

4. 整天:指一整天。

近义词:

下午、傍晚。

反义词:

上午、早晨。

别人正在浏览...

拜坛镑错边笋兵连祸接擦黑常杨寸节呆厮颠簸不破调门儿髢髢断臂燃身访猎放心托胆分圭佛事歌戏共允官舫鬼享鸿渚滑轨黄生借书说圜率梜提嗟愤街居惊悖锦绣谷俊器居心莫测渴泽羸师乐妓领纳冒干缗钱木瓦排工排头鉟铤譬则千层底扦手清耳期验篛篷飒剌剌省循时君手下人顺女四论宗酸气縚绳唾駡王路堂无上菩提小净谢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