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旂与常。旂画交龙,常画日月,是王侯的旗帜。语本《周礼·春官·司常》:“日月为常,交龙为旂……王建大常,诸侯建旂。” 明 张居正 《答应天巡抚孙小溪》:“先朝名臣,所以铭旂常、垂竹素者,不过奉公守法、洁己爱民而已。”
2.借指王侯。 唐 杨炯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以不贪为寳,均珠玉以咳唾;以无事为贵,比旂常於粪土。”
“旂常”是古代礼制中的旗帜名称,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构成与等级象征
2. 礼制与权力的象征 旂常不仅是仪仗器物,更是身份标识:君王“常”旗象征至高权力,诸侯“旂”旗代表分封地位。二者组合使用时,常代指王侯整体,如陈子昂诗句“云陛旗常满”即通过旗帜数量展现朝廷威仪。
3. 引申含义 后世文献中,“旂常”逐渐演变为借代修辞:
文献例证
总结
“旂常”是周代礼制中区分王与诸侯的旗帜系统,后衍生出身份象征、功勋代称等文化内涵,成为古代文献中重要的礼制符号。
旂常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指的是旗帜常在,形容旗帜高肃而经久不衰的样子。
该字的部首是方旁,总共有16个笔画。
旂常一词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见于《宋史·文苑传·祝枝常传》中。当时形容祝枝常披挂光鲜、威仪整肃,如旗帜一般常在,因此用了旂常来形容他。后来逐渐成为一个固定词语。
在繁体字中,旂常的写法为旂常。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旂常的古字形比较复杂,其中方旁部分写得较大,并在上方加了一个撇。而现代汉字则去掉了撇,只保留了方旁。
下面是旂常在句子中的一些例句:
1. 市政府楼前的旂常在风中高高飘扬。
2. 这个团队的精神气质就像旂常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退缩。
旂常的相关组词有:
1. 旗帜:指的是竖立起来作为标志的旗子。
2. 旌旗:指的是旗帜,常常用来作为队伍仪仗的标记。
旂常的近义词有:
1. 光荣:形容非常荣耀,有威严和庄重的特点。
2. 壮丽:形容景色或气势非常壮观,引人注目。
旂常的反义词是:
1. 无序:指的是没有秩序和规律,混乱的状态。
2. 破败:指的是凋零、衰败、破败不堪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