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浩漭 ”。1.水广大无际貌。 明 袁宏道 《与沉伯涵水部》:“江水虽浩莽,殊无意致,六桥、三竺之想,那能一刻去胸中。” 郑振铎 《海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
(2).泛指广大无际。 清 姚燮 《岁暮》诗之四:“朔风吹浪拍天骄,浩漭千山瘴未消。”
“浩莽”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ào mǎng,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基本义项
指水势广阔无边 的样貌。例如明代袁宏道在《与沉伯涵水部》中写道:“江水虽浩莽,殊无意致”,此处以“浩莽”形容江水的浩瀚无际。现代作家郑振铎在《海燕》中亦用“浩莽的大海”描述海洋的辽阔。
引申义项
后延伸为泛指一切广阔无边的景象或意境,如清代姚燮的《岁暮》诗句“浩漭千山瘴未消”,以“浩漭”(同“浩莽”)形容山峦连绵的苍茫之态。
综合释义:该词既可具象描绘自然水域的宏大,也可抽象表达空间、意境的开阔,带有文学化的抒情色彩。
浩莽(hào mǎng)是一个多义的汉字,既可以作形容词来形容事物的广大、宽阔,也可以作名词来指代辽阔的草原或者无边无际的大海。下面将逐一介绍浩莽的意思、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字、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
浩莽形容事物磅礴、辽阔、广大的样子。例如:“浩莽的大海”、“浩莽的星空”等等。
浩字的部首是水,莽字的部首是艸。浩字一共有8个笔画,莽字一共有10个笔画。
浩莽字最早出现在《汉书·文苑传》中,用以形容山川河流广大,后来引申为广阔、辽阔的意思,用于形容海洋或天空。
浩莽的繁体字为「浩莽」,和简体字一样。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浩字和莽字有一些差异。例如,在《说文解字》中,浩字的写法为「尞导水」,而莽字的写法为「艸堂五艸十京」。
他驾驶着小船在浩莽的大海上漂泊。
组词:浩大、浩荡、浩渺、浩盛等。
近义词:广大、辽阔、宽广。
反义词:狭小、狭隘。
霭霭百牢犇驰伯牙持筹戳壁脚道存目击顿服遏讼防察飞翰干粮高陵故欢归泉郇厨欢实降等绛氛剪刈矫励嘉贞进供金銮觐飨酒馆克忠扩充枯闲敛退梨盖龙翔凤跃民谚縻纼母国酿王鮎缘竹扑赤谦语箧衍青径青纶清酥勤切曲拉撒镘丧冠少旋蓍蔡时色谁分睡椅四大洲死囚四匝松黄踏鞽棁杖见世报斜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