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符的意思、分符的详细解释
分符的解释
犹剖符。谓帝王封官授爵,分与符节的一半作为信物。 唐 孟浩然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诗:“述职抚 荆 衡 ,分符袭宠荣。” 明 张凤翼 《红拂记·传奇大意》:“到海上坐展雄图,功成日同归完聚,列土分符。” 清 吴伟业 《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乞外名都重,分符宠命仍。”
词语分解
- 分的解释 分 ē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俷 )。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
- 符的解释 符 ú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符。符信。符节。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符号。音符。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符咒。护身符。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符瑞。符应(
网络扩展解释
“分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帝王分封官职或爵位时的仪式性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
核心含义
指帝王在封赏官员或授予爵位时,将符节(古代调兵或任职的凭证)一分为二,君臣各持一半作为信物。这一过程称为“剖符”,象征着权力与责任的正式授予。
-
历史背景
符节在古代是权威的象征,材质多为竹、玉、金属等,通常刻有文字或图案。分符制度常见于汉唐时期,例如唐代孟浩然《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中“分符袭宠荣”即描述官员受封场景。
-
延伸用法
在文学作品中,“分符”可代指受封或赴任,如明代张凤翼《红拂记》中“列土分符”即指分封领地。
示例用法
- 古籍例句:
“述职抚荆衡,分符袭宠荣。”(唐·孟浩然)
“功成日同归完聚,列土分符。”(明·张凤翼)
补充说明
- 符节功能:分符后,官员需凭符节行使职权,朝廷验合符节以确认身份。
- 现代关联:类似现代任命书或授权凭证,但更强调仪式性和实物信物。
“分符”是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仪式,体现了权力授予的合法性与契约性。如需进一步了解符节形制或分封制度,可参考历史典籍如《汉书》《唐六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分符》是一个复义词,它有着多重含义。首先,作为一个名词,它指的是用来表示数字之间分隔或分割的符号。例如,在阿拉伯数字系统中,我们使用逗号或句点来分隔整数和小数部分。其次,作为一个动词,它表示将某事物分成不同的部分或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分隔符来标记不同的组件或元素。
关于《分符》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它的部首是"刀",而整个字共有四个笔画组成。这个字的形状非常简单,由一条直线穿过一条竖线组成。
《分符》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在古代,古人们使用象形的方式来表达事物的意思。"< 分 >"当初是由一把刀切割物体的形象所组成的,代表着"切割"或"划分"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字形逐渐变化,并且简化为现在的形态。
关于《分符》的繁体字,它的繁体形式为 "份",在繁体字中,它的部首组成部分更加复杂,但整体形状基本保持一致。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例如,《分符》在古代的写法更加繁复,需要更多的笔画来表达字的含义。古代的字形有时候难以辨认,因此现代汉字的简化使得阅读与书写更加容易。
以下是一个例句:“你能用分符将这个列表分成两部分吗?”在这个句子中,《分符》表示使用分隔符来分割一个列表,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
与《分符》相关的一些组词包括但不限于:分割、分离、分解等。它们共同表达了将事物分成不同部分的意思。
而与《分符》相反的词汇通常是合并、合并等,这些词汇表示将多个部分合并为一个整体。
希望这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隘陿按例白义半岛辨如悬河常宪车轮战谌母醇酿觕豪存育担免掉包冬釭扼喉抚背遏刘二三其操繁华梦分路甘馔盥栉庋藏古戍和穆黄酱换季户穴焦灭拘弥肯板来浪郎曹厉兵流量啰赢緑英埋铭沐雨判析炰鼈脍鲤凄怆祈晴祷雨骑邑鹊镜入用塞包袱丧亲社会角色蝨建草实实首长束手无措螳臂挡车陀罗经被外客往往来来午夜钟晓俗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