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陶制容器。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餘澜怒不已,喧聒鸣瓮盎。” 宋 苏轼 《赵令晏崔白大图幅径三丈》诗:“扶桑大蠒如瓮盎,天女织綃云汉上。” 宋 黄庭坚 《送吴彦归番阳》诗:“黄花满篱落,白蚁闹瓮盎。”
(2).比喻才能平凡的人。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吴郡僧智书》:“哀駘不弃,瓮盎无遗。”
(3).谓卑视。 明 方孝孺 《李太白赞》:“粃糠万物,瓮盎乾坤。”
“瓮盎”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形容才能未被展现
作为成语时,比喻人的才能或学问像倒置的瓮,无法显露出来。例如“瓮盎无遗”表示未被埋没的才能。
另一层引申义指才能平凡,如徐陵《与王吴郡僧智书》中“瓮盎无遗”暗含对普通人的包容。
表达轻视态度
明代方孝孺在《李太白赞》中用“瓮盎乾坤”表达对世俗的蔑视,体现超然物外的态度。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或典故背景,可参考古籍文献或权威词典。
《瓮盎》是指一种古代器皿,用于盛装食物或饮料。它是一种古时候常见的陶瓷容器,具有一定的容量,通常用于存储液体、食物等物品。
《瓮盎》的拆分部首为瓦字旁,主要部分是“瓦”,其余部分为“皿”和“口”。根据汉字书写规则,瓦字旁的笔画数为5,在繁体字中稍有变化,但总体结构基本保持一致。
《瓮盎》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在古代,人们常使用瓦制品来制作器皿,瓮盎便是其中一种。随着时代的变迁,繁体字逐渐出现并流传至今。在繁体字中,瓮盎的写法与简体字基本相同。
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一些区别,对于《瓮盎》这个词来说,它在古代写法中可能有所不同。古时候汉字写法多样,例如在甲骨文中,瓮盎的形状可能会有所变化。由于古代书写资料的稀缺性,古时候汉字写法的确切情况可能无法准确了解。
1. 这个博物馆收藏了许多古代瓮盎,展示了古人的饮食文化。
2. 他打破了瓮盎,一时间酒水四溅。
3. 妈妈将煮好的汤倒进瓮盎中,准备供客人品尝。
根据《瓮盎》的意思,我们可以组成一些相关的词汇:
1. 瓮:古代陶瓷器物的一种。
2. 盎:一种古代器皿,通常用于盛放食物、饮料。
3. 瓮酒:使用瓮盎贮存的酒。
近义词:酒坛、酒缸、酒罐
反义词:杯子、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