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颡的意思、束颡的详细解释
束颡的解释
俯首。表示归顺。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制礼裁乐,惇风迁俗,文教也。殊华逋 羯 ,束顙絳闕,武功也。”
词语分解
- 束的解释 束 ù 捆住,系: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束之高阁。束手无策。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束。电子束。 控
- 颡的解释 颡 (顙) ǎ 额,脑门儿: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居丧、请罪、投降时行之)。 笔画数:; 部首:页;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束颡”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汉语词汇,在《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中均未作为独立词条收录。其含义需结合字义与文献用例综合解析:
-
单字释义
- “束”指捆扎、约束,如《说文解字》释“束,缚也”。
- “颡”读作sǎng,本义为额头,如《孟子·滕文公上》载“其颡有泚”,后引申为叩首动作(如“稽颡”)。
-
组合词义推测
根据古汉语构词法,“束颡”可能有两种解释:
- 字面义:指用布帛等物包裹额头,见于古代仪礼或服饰习俗。例如《礼记·问丧》中“袒括发”的丧仪,或与束发习俗相关。
- 引申义:表恭敬叩拜,如《晋书·王祥传》载“祥叩颡流血”,或与“稽颡”含义相近,强调约束仪态以示敬畏。
-
文献参考
该词可见于部分明清小说及方志文献(如《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四回),多用于描述礼节性动作。因缺乏明确辞书定义,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义。
参考资料: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
-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 《礼记译注》(中华书局,2015年)
网络扩展解释
“束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权威来源的解释:
一、基本含义
-
字面解释
- 束:指束紧头发;颡:指额骨(即额头)。字面意思为“束紧头发,露出额头”。
- 发音:存在两种不同标注,部分来源为shù sǎn,更多来源标注为shù sǎng。
-
引申含义
- 恭敬之意:指通过整理仪容表达对长者或上级的尊敬。
- 归顺之意:引申为俯首、归顺,常用于描述政治或军事上的臣服。
二、详细解释
-
文化背景
- 该词出自南朝宋诗人鲍照的《河清颂》,原句为:“殊华逋羯,束颡绛阙”,形容外族归顺中原王朝的武功。
- 在古代礼仪中,“束颡”可能用于形容庄重的仪态,后逐渐引申为态度上的谦卑或服从。
-
用法差异
- 查字典:侧重表达日常礼仪中的恭敬态度。
- 其他来源(-6):更强调政治、军事层面的归顺含义。
三、总结
“束颡”一词的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
- 礼仪场景:指整理仪容以示尊敬。
- 历史文献:多指外族或臣民归顺中央政权。
若需更深入研究,可参考《河清颂》原文或古代礼仪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兵人傧畔枨臬崇絶楚豆淳粹错择大雄宝殿得马失马电子游戏独出一时梵神飞流风德伏安抚衿干细胞敢自革条官御固济过句虾蟆镜横发隳頽借单,借单儿金天极饮拘缀客邸刻法苦尽甘来廓如老气廉访使者连缬花令长马冠末浪纽带弄春飘萧披退乾坤谦巽气孔确质扰化三性折要受耕衰孑书塾四仙桌田稼同床共枕完事大吉文辨乌骨鸡霞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