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人物志的意思、人物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人物志的解释

唐 李守素 的绰号。因其精通氏姓之学,故称。《新唐书·李守素传》:“ 李守素 者, 赵州 人。 王世充 平,召署天策府仓曹参军,通氏姓学,世号‘肉谱’…… 许敬宗 曰:‘仓曹此名,岂雅目邪?宜有以更之。’ 世南 ( 虞世南 )曰:‘昔 任彦昇 通经,时称“五经笥”,今以仓曹为“人物志”,可乎?’”参阅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聪敏》。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人物志”一词主要有两层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实际应用场景来理解:

一、作为古代典籍的《人物志》

  1. 基本定义
    这是三国时期魏国刘劭(shào)所著的玄学著作,系统探讨了人才鉴别、性格分析及用人之道。全书共三卷十二篇,以五行(金木水火土)对应人的五种特质(筋、骨、血、气、肌),进而关联“五常”(仁、义、礼、智、信)和“五德”,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才评价体系。

  2. 历史背景与价值
    该书成书于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背景下,旨在为人才品评提供理论依据。它不仅是研究魏晋思想的重要文献,还被明代学者誉为“三代以来第一流的人才学著作”,20世纪更被译介至西方,影响深远。


二、作为文学或历史叙事形式

  1. 广义定义
    指详细记录个人生平、成就及性格特征的文体,涵盖出生背景、教育经历、社会贡献等内容,常用于突显人物的品德与影响力。

  2. 作用与意义

    • 历史价值:通过人物活动反映时代特征,增强史书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如二十四史中三分之二的卷目涉及人物)。
    • 社会功能:表彰杰出人物以传递价值观,成为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乡土教材。

其他相关释义

唐代李守素因精通姓氏之学,被时人称为“人物志”,属特定历史人物的绰号。此用法较为罕见,现代已不常见。

如需进一步了解《人物志》原著内容或人物传记案例,可查阅权威历史文献或相关研究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人物志

《人物志》是一个由两个部分组成的词语,其中“人物”指的是人的身份、特征和性格,而“志”则指记录和描述的意思。所以,整个词语的意思是记录和描述个人身份、特征和性格的记录。

拆分部首和笔画

在《人物志》这个词中,它的拆分部首是“人”和“心”,其中“人”的部首是“人”字本身,而“心”的部首是“忄”。整个词语的笔画数为17画。

来源

《人物志》一词最初出现在古代汉字文化中,主要是用来描述记录古代人物的身份、特征和性格的文字。它源于《史记》中的《表》部分,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人物志之一。

繁体

在繁体字中,《人物志》的写法基本保持不变,仍然是以“人物志”三个字来表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人物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因为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一些改变。但通常仍然保持着“人物志”的基本形态。

例句

1. 他在自己的《人物志》中详细记录了每个人的特征和性格。

2. 这部电影里的人物志塑造得非常生动,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魅力。

组词

1. 人物画:描述和描绘人物形象的绘画作品。

2. 个人志:描述和记录个人见解和经历的文字。

3. 人物传:记录和描写人物生平和事迹的文字材料。

近义词

1. 人物传记:详细记录和描述人物生平和事迹的文字材料。

2. 人物档案:收集和整理个人身份、特征和性格等信息的文件。

反义词

1. 人物虚构:指以虚构的方式创造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

2. 考古志:记录和描述古代人类文明遗存的学术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拜洛受图白骑伯忽不知深浅彩章晨夕楚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悼念叠扑读曰坊牌凤脑香妇工膏沃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管躭合鼓横纹肌合作化滑跤晦僻挥散悔痛回远货郎担涧槽见论骄姿架陷就上疾恶好善开通来哚立瓜林坰鹿塞慢脸卯金名贤暝钟亩钟糱麴泥水泥涂怒蛙清玄七絃琴睿睠三年化碧三宗煞场善吏寿陵退伏误植夏令嫌犯县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