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乐民的意思、乐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乐民的解释

传说中的古国名。《淮南子·墬形训》:“ 西王母 在 流沙 之濒, 乐民 、 拏閭 在 昆伦 、 弱水 之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乐民"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使百姓安乐,体现了古代政治思想中以民为本的治理理念。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乐民(lè mín)为动宾结构:

    • "乐":动词,读作lè,意为"使……快乐、安乐"。
    • "民":名词,指"百姓、民众"。

      合指统治者通过施行仁政,使百姓生活安定、愉悦。

      例证:

      《晏子春秋·问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 引申内涵

    • 政治哲学概念:强调君主应以百姓福祉为治国目标,如《说苑·政理》载:"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 与"忧民"相对:体现"与民同乐"的治理理想(《孟子·梁惠王下》)。

二、文献溯源

  1. 《晏子春秋》(战国)

    最早明确提出"乐民"思想,主张统治者与百姓共情:

    "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2. 《孟子》(战国)

    继承并发展该理念,提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梁惠王下》),成为后世"先忧后乐"思想的源头。


三、思想价值

"乐民"是儒家"仁政"的核心实践之一,要求统治者:


参考资料:

  1. 《晏子春秋》原文及释义 - 汉典古籍库 http://www.zdic.net/hans/%E6%A8%A1%E8%8C%83
  2. 《说苑》政理篇解读 - 国学网 http://www.guoxue.com/wiki/%E8%AF%B4%E8%8B%91:%E6%94%BF%E7%90%86

网络扩展解释

“乐民”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使人民安乐(成语用法)

    • 由“乐”(快乐)和“民”(人民)组成,指君主或领导者以人民的幸福为念,致力于让百姓过上安乐的生活。
    • 例句:古代明君常以“乐民”为治国理念,如“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2. 传说中的古国名

    • 出自《淮南子·墬形训》,记载“西王母在流沙之濒,乐民、拏閭在昆伦、弱水之洲”。此处的“乐民”指古代位于昆仑、弱水一带的国度,可能与神话地理相关。

二、延伸解析

三、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淮南子》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哀丘拜牋苞藏鸨公不职铲迹销声崇朝充美揣合创艾儿花女花梵王字发石焚靡玍古够劲鹤趣宏旷家见户说鲛鳄焦子家事藉令京国荆山之玉考满口吟舌言跨步电压累德领班慢慢腾腾毛骨耸然明德惟馨末法驽孱潜使祈赛雀儿肠肚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柔逋撒訫删修生愿史书守宫槐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瞚瞚寺刹太平门太清楼韬湮题叙投钱屠斩雾惨云愁侠刺象蹄花闲啕气虓噉昔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