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storical records] 历史书:记录历史的文献
据史书记载
(1). 汉 称令史所习之书,即当时通用的隶书。《汉书·元帝纪赞》:“ 元帝 多材艺,善史书。”按,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谓指 史籀 所作大篆,非是。参阅 清 钱大昕 《三史拾遗·元帝纪》。
(2).记载历史的书籍。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 周公 之垂法,史书之旧章。” 唐 刘知几 《史通·因习》:“况史书者,记事之言耳。” 章炳麟 《论式》:“斯岂非崇信文集,异视史书之过哉!”
“史书”是专门记录历史事件、人物及相关资料的书籍,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来源。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含义
史书指古代编纂的、系统记载历史事件与人物事迹的书籍。狭义上指古籍中的历史著作,广义涵盖所有历史文献,如正史、野史等。
词源与演变
编年体与断代史
主要分类
历史研究依据
史书为考证古代政治、文化、社会提供了原始资料。
文化传承与警示
成语“史不绝书”比喻以史为鉴,强调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
如需进一步了解分类或具体典籍,可参考《四库全书》史部目录。
史书是指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书籍,在这些书中记载了人类社会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政治演变、文化传承等。通过史书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过去的历史和人类的发展。
史书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是“史”,它的部首是口,总笔画数为5;第二个字是“书”,它的部首是丨,总笔画数为10。
史书最早出现在古代中国,最初是以记录国家的历史事件和国君的事迹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史书逐渐演变为广泛记载各个领域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内容的书籍。在史学研究中,史书是重要的资料来源。
史书的繁体字为「史書」,繁体字通常在一些地区仍然在使用,同时也用于汉字的书法和艺术创作。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差异。例如,史书中的字“史”在古时候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像“史”字上方的横折在古代写法中是斜的,而不是平的。
1. 他在史书上找到了关于这位皇帝的详细记载。
2. 这本史书详细地记述了战争的经过。
3. 学者们不断研究史书以寻找宝贵的历史线索。
1. 史学:研究历史的学科。
2. 史料:指用于历史研究的各种历史资料和文献。
3. 史诗:叙述英雄事迹或重大历史事件的长篇叙事诗。
近义词:历史书、历史文献、史籍。
反义词:小说、故事、虚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