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史书的意思、史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史书的解释

[historical records] 历史书:记录历史的文献

据史书记载

详细解释

(1). 汉 称令史所习之书,即当时通用的隶书。《汉书·元帝纪赞》:“ 元帝 多材艺,善史书。”按,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谓指 史籀 所作大篆,非是。参阅 清 钱大昕 《三史拾遗·元帝纪》

(2).记载历史的书籍。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 周公 之垂法,史书之旧章。” 唐 刘知几 《史通·因习》:“况史书者,记事之言耳。” 章炳麟 《论式》:“斯岂非崇信文集,异视史书之过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史书”是汉语中记录历史事件与人物事迹的文献统称,词义由“史”与“书”组合而成。“史”指古代掌管文书、记录事件的官职,“书”则指文字记载。二者合称后,特指系统记载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著作,具有权威性、连续性和客观性特征。

从内容范畴看,史书可分为三类:

  1. 编年体:以时间为脉络记录事件,如《左传》;
  2.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历史,如司马迁《史记》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为“史家之极则”;
  3. 典志体:专门记录典章制度,如杜佑《通典》。

在文献学领域,《中国历史文献学》定义史书需包含三个核心要素:真实事件记载、时间空间坐标、因果规律总结。现代《辞海》补充说明,史书既是文化传承载体,也是文明研究的重要实证材料。

网络扩展解释

“史书”是专门记录历史事件、人物及相关资料的书籍,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来源。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1. 核心含义
    史书指古代编纂的、系统记载历史事件与人物事迹的书籍。狭义上指古籍中的历史著作,广义涵盖所有历史文献,如正史、野史等。

  2. 词源与演变

    • 汉代曾用“史书”指代官方通用的隶书(令史所习之书)。
    • 后逐渐演变为专指历史典籍,如《汉书》《汉纪》等。

二、史书的发展与分类

  1. 编年体与断代史

    • 早期史书多为编年体(如《竹书纪年》),按时间顺序记录事件。
    • 东汉荀悦《汉纪》开创编年体断代史,聚焦单一朝代。
  2. 主要分类

    • 正史:官方修订的纪传体或编年体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
    • 别史:非官方但体例完整的史书(如《通志》)。
    • 杂史/野史:记录民间传闻或琐事的非正式史料(如《世说新语》)。

三、作用与意义

  1. 历史研究依据
    史书为考证古代政治、文化、社会提供了原始资料。

  2. 文化传承与警示
    成语“史不绝书”比喻以史为鉴,强调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


四、示例与延伸

如需进一步了解分类或具体典籍,可参考《四库全书》史部目录。

别人正在浏览...

安土重旧拜亲白栘闭口无言宾閤彩陶长江三峡工程乘边宸游蠀螬鞮靺东皋子放蒙挣氛厉负海关楮归窆规策合伯膊横尸遍野花郎悔艾绛帷笺毫椒鹤文石郊筵筋斗云金蛾祭衣空精口茄目瞠奎画老母例句俚野貌不惊人楣机摸鱼儿内诏能力霹诬乞食容膝筛酒筛渣埏路韶年生酒饰翫首术水灾熟能生巧踏塘车条章通参缃舃纤芒遐振邪木禊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