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风图的意思、豳风图的详细解释
豳风图的解释
元 赵孟頫 所绘之图。后泛指有关农事的图画。 元 萨都剌 《织女图》诗:“排云便欲叫閶闔,为我献上《豳风图》。” 明 宋濂 《恭题<豳风图>后》:“中有 赵魏公 孟頫 所画《豳风图》,前书《七月》之诗,而以图继其后。” 清 吴伟业 《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宣 宗在 御昇平初,便殿进览《豳风图》。”《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十三日》:“此二十里间,枣树最多,其实已纂纂矣,桑林亦葱葱弥望,诚一幅《豳风图》也。”
词语分解
- 豳的解释 豳 ī 古地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西南。 笔画数:; 部首:豕;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豳风图》是与中国古代农事和《诗经》相关的绘画作品,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1.词源与背景
- “豳风”原指《诗经·国风》中的篇章,主要反映西周时期陕西豳地(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的农事活动与民风民俗。
- 后衍生为描绘农事或田园生活的图画泛称,常以《豳风》诗篇为创作蓝本。
2.作品解析
- 南宋马和之版本:现存最著名的《豳风图》为南宋画家马和之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全卷分七段,分别对应《豳风》中的《七月》《鸱鸮》《东山》等诗篇,每段画前书写诗文原文,画面展现耕种、制衣等农事场景。
- 艺术特色:人物衣纹采用“兰叶描”技法,笔法流畅飘逸,设色古朴淡雅,兼具文人画意趣与写实风格。
3.历史影响
- 元代赵孟頫等画家也曾创作同名作品,使“豳风图”逐渐成为农事题材绘画的代称。
- 明清文人常以《豳风图》为题赋诗,如元代萨都剌诗句“排云便欲叫阊阖,为我献上《豳风图》”,借画作表达对农耕社会的赞颂。
4.文化意义
- 此类画作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承载了古代“重农”思想,通过图像化《诗经》内容,传递劝课农桑、颂扬劳动的理念。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画作细节,可参考故宫博物院相关藏品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豳风图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书经》中记载的描绘豳风的图画。根据字形结构拆分部首和笔画,可以得到“豳”字的部首是豕,总共有11画;“风”字的部首是风,总共有9画。
豳风图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尚书》,它是一本记载古代历史和政治文化的重要典籍。《尚书》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画,其中就有描绘豳风的图画,称之为豳风图。这幅图画以线条简洁、明快直接的方式展现了风吹过东方的景象,表达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风的赞美之情。
繁体字“豳風圖”保留了字形的古朴风格,更贴近古时候汉字的书写方式,强调了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康熙字典》中对“豳”字的古代写法有两种,一种是左边是“田”,右边是“凡”;另一种是左边是“申”,右边是“凡”。而“风”字的古代写法则是上面是“少”,下面是“刀”。
以下是一个例句:“这幅豳风图描绘了古人们乘风翻越山川的情景。”
与“豳风图”相关的组词有:“豳风千古(形容古老而有价值的文化)”、“图画”等。
近义词可以是“画卷”、“图册”,而反义词则可以是“实物”、“实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