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霞际的意思、霞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霞际的解释

云边。形容极高之处。 唐 孟郊 《送清远上人归楚山旧寺》诗:“波中出 吴 境,霞际登 楚 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霞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汉语词汇,由“霞”与“际”两个单字组合而成,主要用于描绘与云霞相接的天边景象,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之中。其含义可从字源、词义及文学意象三个层面进行详细阐释:


一、字源解析

  1. 霞 (xiá):
    • 本义指日出或日落时,日光斜射在天空中,因空气散射作用而呈现的彩色光晕或云彩。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虽未直接收录“霞”字,但后世字书如《玉篇·雨部》释为“赤云气也”,强调其红色云气的特征。在传统文化中,“霞”常象征光明、绚丽、祥瑞或超脱尘世的美好境界。
  2. 际 (jì):
    • 本义指两墙相接之处,引申为边缘、交界、会合之处。《说文解字·阜部》:“际,壁会也。”段玉裁注:“两墙相合之缝也。”其核心意义在于“相接的边缘或处所”。
    • 在空间上,可指天与地、水与天、山与天等相接之处(如天际、水际)。
    • 在时间上,可指前后相接之时(如春夏之际)。
    • 在抽象意义上,可指彼此之间(如人际)。

二、词义阐释 “霞际”作为合成词,其核心含义即指:

三、文学意象与应用 在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中,“霞际”是一个极具画面感和意境的词汇:

  1. 描绘高远壮阔之景:常用来表现视野的尽头、天空的高远处,渲染一种辽远、空灵、超凡的意境。例如:
    • 南朝梁·何逊《日夕望江山赠鱼司马》:“霞际被锦文,天鸡弄和风。” (描绘霞光如锦缎铺展于天际,天鸡在和风中啼鸣的景象。)
    • 唐·李峤《晚景怅然简二三子》:“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霞际看鸿翥,云中望鹭飞。” (在晚霞的边缘看鸿雁高飞,在云中眺望白鹭翱翔。)
  2. 象征仙境或理想境界:因云霞常与神仙传说相联系,“霞际”也常被用来指代仙境、天庭或超凡脱俗的境界。例如:
    • 唐·王勃《七夕赋》:“霞际鸟沉,云中雁落。” (此处的“霞际”可理解为仙境之边缘。)
  3. 烘托人物情感或姿态:有时也用于形容人物(如仙女、隐士)身处高远、缥缈之境,或表达一种向往之情。例如:
    • 南朝齐·谢朓《七夕赋》:“步广阶而延睐,属霞际而停觞。” (在宽阔的台阶上远望,对着天边的云霞停下酒杯。)
    • 唐·李商隐《圣女祠》:“霞际凤帔举,人间翠幕张。” (描绘圣女在云霞边际举起凤鸟图案的披肩,人间则张开了翠绿的帷幕。)

总结 “霞际”一词,源于“霞”之绚丽与“际”之交界,合指云霞的边缘、云霞与天空(或其他景物)相接之处。它不仅是描绘自然景象的地理方位词,更在古典文学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审美意象,常用于表现高远、壮阔、空灵、甚至带有仙气的境界,是诗人词客营造意境、抒发情怀的重要词汇。

主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权威大型语文辞书,对“霞际”有明确释义及书证引用)
  2. 《说文解字》(附段玉裁注),中华书局影印本。 (追溯“际”字本义及演变)
  3. 《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4年。 (收录“霞际”词条,提供释义及部分例句)
  4. 《全唐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古籍数据库。 (提供“霞际”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实际用例,如李峤、谢朓、王勃、李商隐等人的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

“霞际”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用法

  1. 诗词引用

    • 唐代诗人孟郊在《送清远上人归楚山旧寺》中写道:“波中出吴境,霞际登楚岑。”此处“霞际”指云边的高处,表达对友人归隐山林的意境。
    • 李峤的《日》中“云间五色满,霞际九光披”,则通过“霞际”渲染日光与云霞交织的壮丽画面。
  2. 用法特点

    • 文学意象:多用于山水诗或抒情散文中,增强画面感和空间层次感。
    • 音韵搭配:常与“天际”“云间”等词呼应,形成对仗工整的修辞效果。

三、字义解析


四、示例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背景或相关文学分析,可参考古典文学典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馣馤薄奠被子币财並禽不知高下撑拏搓挪彫锼东宫东莱多赘风情月债隔音符号广厦万间故义函活寒衣火备谫愚荆天棘地锦轴九龙池朗清老腔蹥踡撩摘礼范戾戾柳緑花红麻痹不仁免丧觅婚磨泐哪会儿鸟散盘菜炮燖乾萎气蛊侵愁气信曲柄如箭在弦善才摄録身个子失窃枢奥嗣君随驴把马天统体己钱提僈驼载瓦墁妄谈祸福乌柳心浮气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