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柔美貌。 北魏 高允 《罗敷行》:“姌姌善趋步,襜襜曳长裾。”
“姌姌”是汉语中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叠音词,其核心含义指向“纤细柔弱之态”。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姌”字本义为“长而柔”,叠用后强化了姿态轻盈、举止婉约的意象,多用于描绘古代女子或舞蹈者的身形特征。
该词可追溯至汉代典籍,如《后汉书·皇后纪》注引《续汉书》载“姌姌弱态,妩媚纤弱”,以四字短语凝练呈现女子柔弱之美。在唐代诗歌中,“姌姌”常与“纤腰”“轻裾”等意象组合,如《全唐诗》收录的乐府诗中“姌姌舞腰细”之句,生动勾勒出舞者翩跹姿态。
语言学层面,“姌姌”属于联绵词中的叠韵词,其语音形式与语义内涵形成通感效应。该词在近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降低,但仍被《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列为规范词条,作为研究古代女性审美的重要语料。
(主要参考文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7卷;《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246页)
“姌姌”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如需更权威的文献例证,建议查阅《汉语大字典》或相关古代字书。
罢輭巴山虎柄用比室鼻渊藏命蚩陋垫高递胜递负东净封火高枝儿归伏旱祭渹湱黄鹂花纹徽典兼吞胶枣痂皮禁匾精洁尽信书不如无书卷子魁礧子枯树生花老秋累积梁肉辽霫灵根鸾停鹄峙鸬鷀咳咩咩明济谬冗鮎鱼上竹竿骞林潜沦前民乔榦青碧铨柄润笔执政丧身失节申审失水鱼视线司晨孠息太学帑实踢陟颓压闱阈问舍求田五色鱼献技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