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旄牛的意思、旄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旄牛的解释

即牦牛。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山海经·北山经》:“﹝ 潘侯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 郭璞 注:“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长毛。”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旄牛”是古代文献中对牦牛的别称,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及西南地区。以下从多个角度综合解释该词:

  1. 基本定义
    旄牛即现代生物学分类中的牦牛,属于偶蹄目牛科动物,毛色多为黑褐色或黑白花斑,尾部蓬松如帚,腿部短而粗壮,耐高寒气候。

  2. 形态特征
    其显著特征为背、膝及尾部生有长毛(《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四节生毛”),晋代郭璞注称“背膝及胡尾皆有长毛”。这些长毛可制成披风、帐篷或绳索,具有实用价值。

  3. 历史文献记载
    最早见于《山海经》,描述潘侯之山“有兽如牛”名为旄牛,汉代《史记·孝武本纪》也提及祭祀时“兕旄牛”等动物的使用。

  4. 功能与用途
    作为高原地区主要役畜,旄牛善驮运且耐寒,其毛、肉、皮均为重要生活资源。古代还用于祭祀,但《史记》提到某些仪式中会排除旄牛以表庄重。

  5. 相关词汇扩展
    古文献中“犛牛”“犣牛”均与旄牛相关,或为异名,或指杂交品种(如犏牛)。此外,“旄”字在星象学中代指昴宿,属二十八星宿之一。

需注意,现代规范用词中已普遍采用“牦牛”作为学名,而“旄牛”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化场景。

网络扩展解释二

旄牛的意思

旄牛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农具”的一种。它是由两个部首组成的,分别是“旡”和“牛”。

旄牛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旄牛中的部首“旡”是一个独体字,表示“早晨”。部首“牛”是一个基本汉字部首,表示“牛”。旄牛的总笔画数为10画。

旄牛的来源

旄牛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业社会。旄牛是古代农耕时期使用的一种农具,用于耕种田地和拉车运输等。它由牛拖拉,有助于提高农耕效率。

旄牛的繁体字

旄牛的繁体字为「旄牛」,拆分部首和笔画与简体字相同。

旄牛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旄牛的古时候写法同样是「旄牛」,没有较大的变化。

旄牛的例句

1. 农田中,旄牛耕地,农民们努力工作。

2. 他骑着旄牛,拉着一车农作物回家。

旄牛的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旄牛耕田、旄牛车辆。

近义词:耕牛、农耕牛。

反义词:机械化。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