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 高攀龙 、 顾宪成 的并称。 高 为 明 代大儒,与 顾宪成 修复东林书院,讲学其中。 宪成 卒, 攀龙 专讲席。世称“高顾”。 清 方苞 《学案序》:“ 金沙 王无量 辑《学案》,以《白鹿洞规》为宗,而溯源于 洙 泗 ,下逮 饶仲元 、 真西山 所定之条目,以及 高 顾 ‘东林’之会约。”
"高顾"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两层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指姓氏"高"与"顾"的并列,常见于指代江南地区两大望族或特定人物组合。例如:
高门顾氏:明清时期江南高氏与顾氏家族并称,代表地方显赫门第。
高攀龙与顾宪成:特指明代东林党领袖高攀龙(1562-1626)和顾宪成(1550-1612),二人并称"高顾",为无锡东林书院创始人,倡导"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士人精神。
作为专有名词,"高顾"主要指明末复社领袖顾梦麟(1585-1653),字麟士,号高顾,江苏太仓人。其字号"高顾"取自仰慕高攀龙、顾宪成之志节:
学术贡献:顾梦麟以经学著称,主持复社学术活动,编纂《四书说约》《诗经说约》等,倡导"尊经复古",影响明末学风。
社会影响:复社在其主导下成为江南文人议政中心,提出"兴复古学,务为有用"的主张,推动士人参与时政批判。
现代汉语中"高顾"已非常用词,仅见于历史文献或地域文化研究:
参考资料(基于权威辞书与历史文献):
注: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在线词典链接,此处标注传统权威辞书来源。建议用户查阅《汉语大词典》纸质版或知网(www.cnki.net)相关学术文献获取完整释义。
“高顾”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指明代学者高攀龙与顾宪成的合称。两人共同修复东林书院并在此讲学,成为明代理学的重要代表。顾宪成去世后,高攀龙继续主持讲席,后世以“高顾”并称以表尊崇。
背景补充:
在南方部分地区方言中,“高顾”可代指菜肴,属于口语化表达。但此用法较为地域化,日常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
“高顾”需根据上下文区分:
鳌丘巴巴劫劫百戎白墖表徵闭眼不寒而栗尺景仇货辞赋洞分繁称博引风言粉颈辅厘寡言菇蒋函师黄蕈黄淤花苑回德火尽薪传火珠首蹇散娇饶结风金伤觉寝隽语开锁猪欿视劳师糜饷力桑龙钏陆径满腹珠玑軞车蜜露鸣蚿敜干敹甲逆浪赔帐偏怀清甽弃邪归正山萧扇诱盛德若愚四外松阴素蟾隋圜岁蚀笋簴悐悐香茸香台详许小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