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糢糊的意思、糢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糢糊的解释

不清楚;不分明。 宋 苏轼 《凤翔八观·石鼓》诗:“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糢糊半已似瘢胝,詰曲犹能辨跟肘。”一本作“ 模糊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糢糊”是“模糊”的异体字写法,二者含义完全相同,指事物轮廓或概念不清晰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表示物体轮廓不分明、难以辨认,或概念界限不清晰。例如:字迹模糊、记忆模糊。

  2. 历史出处

    • 最早见于唐代崔珏《道林寺》诗:“潭州城郭在何处,东边一片青模糊。”
    • 宋代苏轼《石鼓》诗中使用“糢糊”一词:“糢糊半已似瘢胝”,描述石鼓文字迹磨损不清的状态。
  3. 延伸含义

    • 草率马虎:清代陈康祺《郎潜纪闻》批评“模糊捐生”的行为,指对待生死大事轻率。
    • 混淆界限:如“模糊了是非标准”,强调不同概念的混杂。
  4. 近反义词

    • 近义词:朦胧、含糊、混沌
    • 反义词:清晰、分明、明确

现代使用建议:当前规范写法为“模糊”,“糢糊”多见于古籍或特定文学表达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糢糊的意思

糢糊(mó·hu)是一个形容词,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者情况模糊、不清楚、难以辨认。

拆分部首和笔画

糢糊的拆分部首为米和禾,总计10个笔画。

来源

糢糊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文心雕龙·比兴篇》中。在现代汉语中,糢糊广泛使用,并且被收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繁体

糢糊的繁体字为模糊。

古时候汉字写法

糢糊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中与现代汉字略有不同,其写法为「糢」字的上面加两个「禾」字,形成一个独特的组合字。

例句

1. 他整天都戴着脏兮兮的眼镜,看东西总是模糊糢糊的。

2. 那张照片的图像太糢糊了,我们看不清人物的面容。

3. 在雾霾天气中,远处的建筑物变得糢糊不清。

组词

1. 糢糊不清:形容某事物或情况非常模糊,无法辨认清楚。

2. 糢糊作态:形容人故意模糊事实或装出困惑的态度。

近义词

1. 模糊:表示事物或情况不清晰、不明确。

2. 含糊:表示表达或说话不明确、不清楚。

反义词

明晰:表示事物或情况清晰、明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