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録的意思、笔録的详细解释
笔録的解释
(1).笔记一类的著作。如: 宋 魏泰 撰有《东轩笔录》。
(2).用笔记录。 茅盾 《童年·父亲的三年之病》:“父亲口说,母亲笔录。”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八章三:“第二种手续,是见闻所及,随时笔录。”
(3).指记录下来的文字。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社会日报》就说……笔录也和我的本意不合。”
词语分解
- 笔的解释 笔 (筆) ǐ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笔。钢笔。铅笔。笔架。笔胆。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笔画。笔顺。笔形。笔道。 用笔写,写作的:笔者。代笔。笔耕。笔谈。笔误。笔译。笔战。笔名。 写字、画画
- 録的解释 録 ù 见“录”。 笔画数:; 部首:釒;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笔录”一词主要有以下含义和用法:
一、基本解释
-
动词用法
指用笔记录的行为,常见于文献整理或口述转写场景。例如: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手自笔录"()、茅盾《童年·父亲的三年之病》中"父亲口说,母亲笔录"()。
-
名词用法
指记录下来的文字内容,如会议记录、访谈整理等。鲁迅曾提到"笔录也和我的本意不合"()。
二、详细释义
-
笔记类著作
特指以随笔形式记录的文献,如宋代魏泰的《东轩笔录》()。
-
法律与日常场景
在司法领域指案件审理过程的文字记录,日常生活中也可指随时记录见闻的行为()。
三、近义词与用法
- 近义词:记录、笔记、摘记
- 使用场景:学术研究(如文献抄录)、司法程序(庭审记录)、个人备忘等
四、延伸说明
该词在古汉语中多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用法更常见,需根据上下文区分具体含义。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用法,可参考《东轩笔录》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笔録》这个词是指记录事物、文字的行为或文字记录的集合。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部,右边是“⺮”部。根据汉字的笔画顺序,它由15个笔画组成。《笔録》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使用笔和纸来记录重要的事情和信息。
在繁体字中,《笔録》通常被写作《筆錄》。这只是一种不同的书写方式,但它们的意思是相同的。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有一些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在《笔録》这个词的古代写法中,左边的部首写得像“⼿”,表达了使用手来书写的意思。这反映了古代的书写方式。
以下是一个关于《笔録》的例句:“他用一支笔録下了这次重要的谈话内容。” 这句话展示了《笔録》在记录信息方面的用法。
一些与《笔録》相关的组词包括:“筆記”(笔记)、“書録”(书录)、“记录”等。这些词都有着类似的意思,与《笔録》有关。
相反,《笔録》的反义词可能是“忘却”或“遗忘”,因为《笔録》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和保留信息,而这两个词则表示遗忘或丢失了信息。
希望这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风冰牀冰颜补痕簿厅部执菖蒲城郭国黜奸楚籗大陵诋讦定章东林十八贤动片断杀对注堕懒分至点佛甲草甘露厨给还狗吠非主关情护卫舰家烦宅乱搅哄经书苦酷蜡彩老坡乐利凉云连樯燎烟吏曹令声嫚儿麻疹眄视平解灊皖窃窃戚里耆年丘园濡翰深辞世界观师子座受益霜筠燧人天家同轨投笏投款屯溜子土戏细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