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投笏的意思、投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投笏的解释

同“ 投版 ”。 明 章懋 《送郑尚书》诗:“投笏远辞丹凤闕,棹舟闲过 白鸥汀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投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2.历史典故与文学引用

3.文化背景

“投笏”字面为丢弃笏板,实际多用于比喻官员主动辞官,体现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其用法多见于诗词或历史文献,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投笏

投笏(tóu hù),是一个汉字词语,可以拆分为投和笏两个部分。

投(tóu)是由「扌」和「⺌」两个部首组成,其中「扌」表示手部,「⺌」则是古代的一个脚部字形,表示跳跃的动作,合在一起表示用手抛掷的意思。

笏(hù)是由「⺮」和「午」两个部首组成,其中「⺮」是部首形状,表示竹子,「午」则是古代表示工具的象形字形,合在一起表示古代贵族用来执掌职权的一种仪器,也称为笏板。

从字义上来讲,投笏表示古代贵族在对上级的不满或抗议时,将手中的笏板扔掷到地上的一种行为。

来源和繁体

《投笏》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卢植传》中。当时,卢植作为一位官员,因为对上司的指责和不满,不顾礼仪规范,将手中的笏板扔弃于地,以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繁体字中,投笏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任何差异。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投笏的写法可以有一些变化。例如,有时会在「扌」之上加上一横「一」,表示手的动作;或者在「⺮」之上加上一横「一」,表示笏板的构造。这些变化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字义,但在现代汉字标准中已不再使用。

例句

1. 士大夫面对强权,常常选择投笏以示抗议。

2. 他一怒之下,竟然投笏辞职。

3. 面对不公正待遇,我们应该用更理智的方式表达不满,而不是投笏。

组词

投怀送抱(tóu huái sòng bào)

投机(tóu jī)

投降(tóu xiáng)

近义词

抛鼠忌器

弃笏

弃柳

反义词

奉笏

拾笏

顺从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