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丘园的意思、丘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丘园的解释

(1).家园;乡村。《易·贲》:“六五,賁于丘园,束帛戔戔。” 王肃 注:“失位无应,隐处丘园。” 孔颖达 疏:“丘谓丘墟,园谓园圃。唯草木所生,是质素之所。”后以“丘园”指隐居之处。 汉 蔡邕 《处士圂叔则铭》:“洁耿介於丘园,慕七人之遗风。”《旧唐书·刘黑闼传》:“天下已平,乐在丘园为农夫耳。起兵之事,非所愿也。” 清 方文 《宋遗民咏·刘会孟辰翁》:“羣荐不入官,丘园从所好。”

(2).指隐逸。 唐 陈子昂 《申宗人冤狱书》:“臣知其忠,然非是丘园之贤,道德之茂。”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上每临朝,多令征四方丘园才能学术,直言极諫之士。” 宋 范仲淹 《与翰长学士书》:“或稍寧息,或得将帅,即有丘园之请,以全苦节。”

(3).指坟墓。《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三年》:“乃遣供奉 李存瓌 赐 知祥 詔曰:‘ 董璋 狐狼,自貽族灭。卿丘园亲戚皆保安全,所宜成家世之美名,守君臣之大节。’” 胡三省 注:“言 董光业 族诛,而 孟知祥 坟墓甥侄皆无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丘园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意蕴的复合词。据《汉语大词典》解释,其核心含义包含两方面:一是指「山丘与园圃」组成的自然景观,二指「隐者居处」,承载着古代文人的隐逸理想。该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爻辞「贲于丘园,束帛戋戋」,此处以简朴的山林园圃喻指返璞归真的生活境界。

从构词法分析,「丘」本义为自然形成的小土山,《说文解字》释为「土之高也」;「园」指种植果蔬花木的场地,二字组合后既保留地理特征,又衍生出人文内涵。在《汉书·叙传》中「栖迟于一丘,容与于一园」的表述,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文人精神家园的象征意义。

现代语言学研究显示,该词在文学作品中常作为「故乡」「田园」的代称。如唐代诗人白居易《丘园独坐》以「丘园日已暮,松柏生悲风」营造出萧瑟寂寥的意境,印证了词汇的情感承载功能。当代《古代汉语词典》特别指出,该词在唐宋诗词中使用频率达到高峰,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核心意象之一。

网络扩展解释

“丘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综合多个权威来源:

  1. 家园与乡村 指代质朴的乡村生活环境,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

    • 《易经·贲卦》提到“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孔颖达注疏称“丘为丘墟,园为园圃”,体现田园意象。
    • 《旧唐书》中刘黑闼所言“乐在丘园为农夫耳”,即表达归隐农耕的愿望。
  2. 隐逸之意 引申为隐士的居所或隐逸状态。如:

    • 汉代蔡邕《处士圂叔则铭》中“洁耿介于丘园”,赞颂隐士的高洁品格。
    • 宋代范仲淹书信中提到“丘园之请”,指代辞官归隐的请求。
  3. 坟墓的婉称 因“丘”在古汉语中可指坟冢,故“丘园”也代指墓地。例如:

    • 《资治通鉴》记载后唐时期“卿丘园亲戚皆保安全”,以“丘园”暗指家族祖坟。

补充说明:需注意“丘园”与英国皇家植物园林“邱园”(Kew Gardens)的区别,后者为音译地名,与中文词汇无直接关联。

别人正在浏览...

败好柏陵背峞补漏订讹不允才多识寡彩色片昌姬城闉出内之吝辞第翠雾达志吊奇防墓法网符实抚戍和光画可画屧花朝伎荷积委寄心俊侣剧中人忾然可怜见科需旷脚亮隔礼坏乐崩鳞附麟孙林烝陆沉螺黛门齿庆阀青钥裙帔三白生捕神迁时诎举赢食蛇鼠霜砌水害水禽赎例鼠无牙叔丈母炭檛誊发庠学乡宴哮啕偕适谐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