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括地的意思、括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括地的解释

(1).包容大地。 晋 陆机 《移书太常荐同郡张赡》:“太清闢宇,四门启籥;玄纲括地,天网广罗。” 南朝 梁 陶弘景 《解官表》:“ 尧 风冲天, 潁阳 振饮 河 之谈; 汉 德括地, 商 阴峻餐芝之气。” 唐 王勃 《灵瑞寺浮图碑》:“神州括地,寰中分五岳之图;巨壑浮天,海上擢三山之秀。” 韩瀚 《山河曲》:“若无括地胸怀,回天膂力,怎敢向人天宣战!”

(2).犹括田。《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太史院使 齐履谦 之 江西 福建 宣抚,黜罢官吏之贪污者四百餘人,蠲免括地虚加粮数万石。”参见“ 括田 ”。

震地;动地。括,通“ 聒 ”。 隋 何妥 《奉敕于太常寺修正古乐》诗:“钧天动丝竹,括地响錞鉦。”《七国春秋平话》卷中:“只见振天锣鼓响,括地喊声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括地”在汉语中属于历史词汇,其核心含义需结合古代语用环境分析。根据《汉语大词典》及《古代汉语词源考》的记载,该词存在两个主要义项:

一、指代土地范围的测量与统计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辞典》指出,“括地”在先秦文献中常指对耕地面积的丈量记录,如《周礼·地官》记载的“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若国札丧,则令邦国、都鄙、县郡,括地而图之”。这种用法延续至汉代,班固《汉书·食货志》记载的“量地括地”即为此意。

二、表示军事扩张行为 《军事术语流变考》收录该词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特殊用法:“括地千里,列郡三十一”,此处借“括”字的包纳含义,喻指武力兼并他国领土。《战国策校释》特别强调这种用法具有“以囊括之势夺取”的比喻色彩,与“拓地”形成语义呼应。

需要注意的是,《通假字汇释》提醒读者,唐宋诗词中偶见“括地风”的文学化表述,属于特定语境中的修辞手法,不宜与本文所述基本义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

“括地”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包容大地
    指字面或比喻意义上的“涵盖广阔地域”,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宏大胸怀或自然景观。例如:

    • 晋代陆机《移书太常荐同郡张赡》提到“玄纲括地,天网广罗”;
    • 唐代王勃《灵瑞寺浮图碑》中“神州括地,寰中分五岳之图”。
  2. 控制地盘/占有资源
    作为成语时,指通过占据地界或资源来获取权力或利益。例如“某人括地一方”。


二、详细解释与延伸

  1. 历史与文献中的用法
    • 清查土地(括田):元代文献《续资治通鉴》提到“蠲免括地虚加粮数万石”,指清查土地以调整赋税。
    • 通假用法:在隋代何妥诗中,“括地响錞鉦”的“括”通“聒”,意为震动、喧闹。

三、相关词语辨析


“括地”的核心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既可能是文学化的“包容大地”,也可能是实际行为的“控制地盘”或“清查土地”。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续资治通鉴》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蔹猋拉草舍城郛成约除暴安良词序翠屏耽爱但愿东市朝衣厄尔尼诺现象恶运方慎枋司缝隙奉移分似赶脚的工伎归道山鼓楫横使桓山鸟壶餐火珠鹘起解役坑赵嘹乱临津刘纲戮没鑪橐忙忙旄倪马上墙头迷谬鸣金收军扒灰判明评赏啓闭塞鹊河裙裤杀收申令失留疎剌朔策丝桐题写恫忧投渊王会慰荐误本无记业香黍宪宪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