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有错字的版本。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江 南有一权贵,读误本《蜀都赋》注,解‘蹲鴟,芋也’,乃为‘羊’字。人馈羊肉,答书云:‘损惠蹲鴟。’举朝惊骇,不解事义。”
“误本”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汇,指存在文字错误的书籍版本。以下是详细解释:
“误本”由“误”(错误)和“本”(版本)组成,字面含义为“有错字的版本”,特指古代文献传抄或刊刻过程中出现文字讹误的版本。
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中记载了一个经典案例:江南某权贵因阅读误本《蜀都赋》注释,将“蹲鸱(芋头)”误作“羊”字,收到他人赠送的羊肉后回信称“损惠蹲鸱”,引发众人困惑。这成为古代校勘学中误本导致理解偏差的典型案例。
需注意与“伪本”(伪造版本)、“残本”(残缺版本)等古籍版本学术语区分,误本特指文本内容存在错误,而非真伪或完整性问题。
误本,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误”和“本”两个字组成。
“误”的部首是“讠”,总计8个笔画;“本”的部首是“木”,总计5个笔画。
误本指的是错误的本本、文件、书籍等。它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主要用于描述错讹的文献等。
在繁体汉字中,误本被写作「誤本」。
在古代,汉字写法有所不同。误本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为「誤本」。
1. 鉴别好坏的书很重要,你不要买那种误本。
2. 这个古代文献是一本珍贵的误本,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误读、本子、本领、错误、本质
错误的本子、错误的文件、谬误的著作
正本、真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