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旄倪的意思、旄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旄倪的解释

老人和幼儿。《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於 燕 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赵岐 注:“旄,老耄也。倪,弱小倪倪者也。” 宋 范成大 《麻线堆》诗:“但冀米盐给,不烦金币支。非客敢窃议,道傍询旄倪。” 明 宋濂 《元故承务郎道州路总管府推官李府君墓铭》:“初, 大河 南决,州民扶挈旄倪走旁郡,冻馁道路,倀倀无所归。” ********* 《杂感》诗之三:“诛求又掠旄倪去,风鹤重添妇女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旄倪”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词义解释

  1. 基本含义
    “旄倪”指老人和幼儿的组合。其中:

    • “旄”(máo):通“耄”,指八九十岁的老人。
    • “倪”(ní):本义为“弱小”,引申为幼儿或孩童。
  2. 语境延伸
    在《孟子·梁惠王下》中,孟子劝诫君王应“反其旄倪”,即归还被掳走的老人与孩童,体现古代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文献引证


其他解释辨析

部分文献(如)提到“旄倪”指旗帜的边缘部分,但此解释与主流文献记载差异较大,可能是对“旄”字单独含义的引申(“旄”本指牦牛尾装饰的旗帜)。需注意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


“旄倪”主要用于描述老人与孩童的群体,常见于古代战争、社会动荡等语境,强调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孟子》原文或权威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旄倪的意思

旄倪(máo nǐ)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旗幡、彩旗或军旅等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旄(一共8个笔画)是由“无”(wú)部和“巛”(chuān)部构成。

倪(一共10个笔画)是由“亻”(rén)部和“尼”(ní)部构成。

来源

旄倪的来源较为复杂,旄源自象形字“毛”(máo),表示毛发。倪源自会意字“人尼”,表示服装或人的形状。两个字合并后,旄表示旌旗,倪表示人的形貌。后来,旄倪泛指旗帜或军旗。

繁体

繁体字为“旄倪”。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这个词的字写法和繁体字相同,即为“旄倪”。

例句

1. 军营中高高飘扬着一面红色的旄倪。

2. 他手持旄倪,威风凛凛地带领队伍前进。

组词

1. 旄旗(máo qí):指军队中的旗帜或彩旗。

2. 倪尼(ní ní):泛指衣服或服装。

3. 旄征(máo zhēng):指军队征战的旗帜或军事行动。

近义词

旄:旌旗、军旗

倪:衣、装、衣物

反义词

旄:无反义词

倪:裸(指没有穿衣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