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冶炉与风箱。《墨子·备穴》:“具鑪橐,橐以牛皮,鑪有两缻。”《淮南子·齐俗训》:“鑪橐埵坊设,非巧冶,不能以冶金。” 高诱 注:“鑪、橐、埵皆冶具。” 汉 王充 《论衡·量知》:“铜锡未採,在众石之间,工师凿掘,鑪橐铸鑠,乃成器。”
2.指冶炉旁吹火令炽的风箱。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诗:“鑪橐一以动,瑞气红辉辉。”
鑪橐(lú tuó)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合成词,其含义需从构成该词的两个单字的本义及古代文献中的用法来综合理解。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古籍记载的详细解释:
鑪(lú)
本义指火炉,特指古代冶炼金属用的熔炉。《说文解字》释为“冶金之器”,如《周礼·考工记》载“鑪铸金锡”。后引申为盛火器具或香炉。
橐(tuó)
原指牛皮制成的风囊(鼓风用具),用于向炉中送风助燃。《老子》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即以此喻天地如风箱般虚而不竭。
鑪橐作为复合词,特指古代冶金用的熔炉与鼓风装置,即整套冶炼设备。其核心含义包括:
该词承载古代手工业技术内涵,多见于科技史文献。如《天工开物·五金篇》详述“高炉(鑪)合盐泥砌成,旁设风橐”,印证其作为生产力工具的历史地位。
参考资料
“鑪橐”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内容详细解释:
字义分解
词语组合含义
若需进一步了解《墨子》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古典文献或工具书。
拔树寻根八字帆卑居鼈甲冰镩鼻犀不测之祸不耻下问部吏采椽不斫产额觇视称衡沉冤莫白俦似愁长殢酒大卤顶层设计定乱对牀蜂蜡纲提领挈梗野赫赫赤赤后场侯史郊社节吝卷地皮絶品颏宽困踬凉凉踽踽蠡城鲁洁妇鸣珂巷麋舌磨拂尼峰旁忤畔界攀陟平陵曲破山寺畦畽让退柔心散淡子丧家子赊缓石笔时揖枢户熟讲泗洙唐古忒铜靛痌癏在抱妥贴相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