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科范的意思、科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科范的解释

(1).仪式;规格。 元 陆友 《砚北杂志》卷下:“ 庐山 道士 黄可立 之言曰:‘ 寇谦之 、 杜光庭 之科范,不如 吴筠 之诗……何则?渐自然。’”《金6*6*梅词话》第三三回:“ 春梅 做定科范,取了箇茶甌子,流沿边斟上递与他。”

(2).亦作“ 科汎 ”。指戏曲程式动作。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洁引太医上,双斗医科范了。”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杂剧院本》:“若所谓院本者,本 北宋 徽宗 时‘五花爨弄’之遗,有散説,有道念,有筋斗,有科汎。初与杂剧本一种,至 元 始分为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院本名目》:“教坊色长 魏 、 武 、 刘 三人,鼎新编辑, 魏 长於念诵, 武 长於筋斗, 刘 长於科汎,至今乐人皆宗之。”

(3).圈套;机谋。 元 方伯成 《端正好(北)·忆别》套曲:“粧成科范,将咱好事拦。”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科范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科范"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该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释义:

一、戏剧表演术语

特指元杂剧中演员的程式化动作和表情设计,常见于剧本的舞台指示。例如元代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标注的"刽子做磨旗科",即要求演员做出挥动旗帜的程式化动作。这种表演范式通过《元刊杂剧三十种》等文献得以完整保存,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定义为"剧中之动作"。

二、规范准则之义

"科"取《说文解字》"程也"的度量义项,"范"取《礼记·缁衣》"不愆不忘,率由旧章"的模范义项,二字合称指代标准规范。明代方以智《通雅》中"科范犹言规矩"的注解,印证了该词在明清时期作为行为准则的引申用法。

(注:由于古籍文献无对应数字资源链接,此处标注来源均为实体出版物,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科范”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学术或技艺的规范、典范


二、戏曲术语中的舞台指示


“科范”既可指学术典范,也可作为戏曲术语。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如需更完整的文献例证,可参考《西厢记》《砚北杂志》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宝瑛匾式不死树柴竈常川赤旆传蜡楮货厨帐丛芜大司农东道之谊都讲反支風荷负哺弗堪敢想敢干高棱胳膊肘子古处龟筮骇龙和欺黄杜鹃圜土铧式犁回泬狐兔荐仍敬鬼神而远之静候棘土积习生常沮惮亮堂堂利胜楼松炉竈闷胡卢末封儾软弄翰赔钱货屏蔽门迁蝗窍星歧道请对穹玄球图三枿设建生存竞争牲腥首义摊铺天籥黠狯像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