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x dodge;refuse to pay taxes] 抗拒纳税
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抗拒按照税收法规纳税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则构成抗税罪。
抗税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相关自然人故意违反税收法律法规,采取暴力或威胁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以下是综合法律定义的详细解释:
核心特征
抗税的核心在于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对抗税务执法,例如对税务人员人身攻击(对人暴力)或打砸税务机关(对物暴力)。无论拒缴税款数额大小,只要存在暴力威胁行为即可构成抗税。
行为主体
抗税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包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参与暴力威胁的个体,单位不构成此罪。
法律后果
社会危害性
抗税被视为最严重的税收违法行为,不仅扰乱税收秩序、威胁税务人员安全,还直接挑战国家法律权威。
注:抗税与偷税、骗税的区别在于其暴力对抗性,后两者主要通过隐瞒、欺骗手段逃避纳税义务。
《抗税》是一个词语,指的是抵制或反对某种税收政策或税收征收行为的行动或行为态度。这种抗拒税收的行为可以在个人或群体层面上进行,旨在表达对于税收政策的不满和抗议。
《抗税》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抗”字的部首是手,总共有7个笔画;“税”字的部首是禾,总共有9个笔画。
《抗税》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在繁体字中,抗税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然而,在古时候写“抗税”这个词时,基本上与现代一样。
1.他们发起了一场抗税运动,以表达对不合理税收政策的不满。
2.政府对商业领域的高额税收引发了广泛的抗税行动。
3.群众的抗税运动最终迫使政府重新考虑税收政策。
组词:抗议、抗击、抗衡、抗战
近义词:反税、反抗税收、抵税
反义词:纳税、顺从税收、征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