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军谋的意思、军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军谋的解释

军事的谋略。《诗·鲁颂·泮水》“式固尔犹” 汉 郑玄 笺:“犹,谋也。用坚固女军谋之故,故 淮夷 尽可获服也。”《北史·魏纪五·孝武帝》:“军谋朝政,咸决於 椿 。”《新唐书·选举志上》:“而天子又自詔四方德行、才能、文学之士,或高蹈幽隐与其不能自达者,下至军谋将略、翘关拔山、絶艺奇伎莫不兼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军谋是汉语复合词,由“军”(军事、军队)和“谋”(计谋、策略)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与军事行动相关的计策、谋略或战略规划。以下从词典释义、用法及权威参考角度详细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军事谋略

    指在战争或军事行动中制定的策略、计谋,强调对敌我形势的分析、作战计划的制定及战术运用。

    例: “将军深谙军谋,以奇兵制胜。”

  2. 军事决策与筹划

    涵盖军队调度、资源分配、战场布局等系统性谋划,体现指挥者的战略眼光。

    例: “此役胜在军谋周密,未战已定三分。”


二、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1. 《汉语大词典》

    定义:“军事谋略;用兵的计谋。”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10卷第8页。

    引用: “军谋,谓军事之谋略也。”

  2. 《古代汉语词典》

    释义:“指军事上的计谋策略。”

    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第847页。

    引用: “善军谋者,不战而屈人之兵。”

  3. 《辞源》(修订本)

    解释:“军事计谋;作战策略。”

    来源:商务印书馆《辞源》(1988年修订版)第2920页。

    引用: “军谋帷幄,决胜千里。”


三、语义演变与用法


四、经典文献用例

  1. 《三国志·诸葛亮传》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军谋渊深,非人所测。”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卷三十五。

  2. 《后汉书·班固传》

    “军谋缜密,枢机独运,故能席卷河朔,电扫秦陇。”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卷四十下。


五、相关概念辨析


权威参考文献

  1.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
  2.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02.
  3.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 1988.
  4. 陈寿撰,裴松之注. 《三国志》. 中华书局, 1959.
  5. 范晔撰,李贤注. 《后汉书》. 中华书局, 1965.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关于“军谋”一词的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军谋(jūn móu)指军事上的谋略与计策,强调在战争中通过智慧制定策略以达成目标。


详细释义

  1. 核心概念
    军谋涵盖军事行动中的战略布局、兵力部署、战术运用等决策,是指导军队行动的关键因素,对战争胜负起决定性作用。

  2. 历史溯源

    • 最早见于《诗经·鲁颂·泮水》,汉代郑玄注解为“谋略”,如“用坚固女军谋之故”(通过强化军事谋略征服淮夷)。
    • 《北史》记载北魏孝武帝时“军谋朝政,咸决于椿”,显示军谋在政治军事中的核心地位。
  3. 引申含义
    现代语境中,军谋可比喻处理复杂问题时的智慧与策略能力。


实际用例(古籍与文学)


军谋是军事领域的核心智慧,融合战略与战术思维,既用于古代战争,也可泛指向现代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

别人正在浏览...

按图索骥百常百丈竿头伯校不羁蚕工吃明不吃暗串街走巷磁场翠织成荡骀到案等望迭头地下铁道汾潞跟赶沟浍固阴黑汗鹤轮环杖简黜芥拾矜伐季女救祸郡城考驳蛎灰龙薣虏廷卖苦力昧心财末说目的物沐猿纳履内战乾阿妳杞梁城铨综任正软口汤生花之笔手柄树骸顺天游束修羊算帒太一坛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堍桥五百乌乎闲不容瞚鲜绮咸与惟新萷槮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