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恃才夸功;夸耀。《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艾 深自矜伐,谓 蜀 士大夫曰:‘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 吴汉 之徒,已殄灭矣。’”《隋书·李谔传》:“虽勤比 大禹 ,功如 师望 ,亦不得厚自矜伐。” 宋 苏轼 《石鼓歌》:“勋劳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远犹忠厚。” 章炳麟 《五无论》:“而人之于杀,顾有悍然矜伐其能者:上者,铭之鐘石,著之史书;虽穷而在下者,亦因是得称为好汉。”
矜伐
释义:指自我夸耀功劳或才能,带有骄傲自满之意。属贬义词,多用于书面语。
本义
“矜”意为自夸、自负,“伐”指夸耀功劳(《说文解字》:“矜,矛柄也”,引申为自恃;“伐,击也”,引申为居功)。二字组合后,强调以功劳或才能自我标榜。
例:《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艾深自矜伐,谓蜀士大夫曰:‘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
引申义
例:《晋书·王濬传》:“濬自以功大,而群臣皆抑濬,每进见,陈其伐吴之劳,甚有矜伐之色。”
例:唐代刘知几《史通·序传》:“至若矜伐己能,衒鬻风操,斯又浅近之甚者。”
释为“夸耀;居功自傲”,引《后汉书·窦融传》:“劳谦有终,矜伐无功。”
注:“矜,自负;伐,夸功。合指自夸功劳才能。”
评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释“矜伐”为“自显其能”。
词汇 | 核心差异 | 例句 |
---|---|---|
矜伐 | 侧重以功劳/才能自傲,含贬义 | 宋·苏轼《论周穜擅议配享自劾札子》:“臣敢不戒其矜伐。” |
自诩 | 泛指标榜自身,不限于功劳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生自诩才名。” |
伐善 | 强调夸耀善行,语义较古雅 | 《论语·公冶长》:“愿无伐善,无施劳。” |
儒家主张“谦德”,反对矜伐。如《周易·系辞下》:“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道家亦批判自矜,《老子》云:“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体现传统文化对谦逊品格的推崇。
参考资料
“矜伐”是一个汉语词语,属于贬义词,常用于形容人过分夸耀自身才能或成就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恃才夸功、自负自大,带有明显的负面色彩。例如:
“他总以矜伐之态谈论过往成就,令人不悦。”
白盖梆子戏报效万一背主表亲弊事布头,布头儿茶枯撑拒斥退刺舌骢马大仆底图动凶对簿对较诡姽轨枕滚锅汗马牛哗鬨华色挥涕加倍假果箭壶兼美焦炙进餐敬老恤贫锦心绣腹钧敌骏异课嘴撩牙酷惨陵劲淬砺隆寒麦餻猛捷鸣谦慕从木偶片木孙内书房企崇窃统顷倒酋醳阙里驱鹊营桥史功势籍士女听其自便退名渥朱陷脱笑迷虎小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