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纳履的意思、纳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纳履的解释

(1).穿鞋。《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明 方孝孺 《息耕亭记》:“彼晨而兴,缨冠纳履。”《镜花缘》第八三回:“所以 信陵君 为 侯生 执轡, 张子房 为 圯上老人 纳履,后来兴王定霸,做出许多事业。”

(2).借指辞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屦舄履考》:“古人舄、屨、履至阶必脱,唯著韤而入…… 汉 赐剑履上殿,是不赐则不敢著履上殿明矣。諫不行则纳履而去。纳,结也。” 明 张居正 《答浙江吴巡抚书》:“未有勋庸以报知遇,即纳履而去,忠义之士,固如是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纳履(nà lǚ)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双层含义的词汇,既指具体的动作行为,也蕴含深刻的处世哲学。其释义及用法如下:


一、字面释义:穿鞋的动作

指弯腰穿上鞋子,属日常生活行为。《汉语大词典》明确记载:“纳履,穿鞋。”

典籍例证:

《礼记·曲礼上》有“俯而纳履”之句,描述古人保持礼仪姿态时弯腰穿鞋的动作。此用法在《古代汉语词典》中亦被收录为基本义项 。


二、引申义:行事谨慎,防微杜渐

此义项源于《周易·履卦》典故:“履虎尾,不咥人,亨。” 指踩到虎尾却未被咬,喻示谨慎行事可化险为夷。后世将“纳履”引申为:


三、文化典故溯源

“纳履决踵”成语出自《庄子·让王》:“纳履而踵决”,描写曾子贫寒至穿鞋即露脚跟,后引申为安贫乐道的精神。此典故深化了词汇的文化内涵,见于《中华成语大辞典》 。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6年.
  3. 《周易译注》,黄寿祺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4. 《中华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2019年.

(注:为符合学术规范,此处仅标注文献来源。在线资源可参考权威平台如“汉典”(zdic.net)、“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的典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纳履”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传统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1.穿鞋

2.借指辞别

其他争议解释

“纳履”的核心含义集中于具体动作(穿鞋)和抽象行为(辞别),使用时需结合古文语境。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乐府诗集》《镜花缘》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剥乱跰跚不辨真伪布帛菽粟不过尔尔蹭蹬趁趁摸摸撑支持纲搓澡登陇敦世厉俗恶物法道讽意附廛黻裘拱高怪丽光晃晃寒舍横倒竖歪欢伯黄守瓜狐骚臭虎神营僭滥节度使辑录金缸鯨鯊镌改可噩啃青倥蒙凉面灵志盲从妙理磨盾辟寒潜地敲丝棋会毬路七舆趋媚生辟圣日深识远虑石椁肆劫随地随时天文台亭置推天抢地王萯望诸君诬托诡挂心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