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按图索骥的意思、按图索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按图索骥的解释

(1) [look for a noble steed with the aidof its picture;look for sth.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at one's disposal;look for sth.by a plan chart]∶骥:好马、千里马;索:寻找。原指按照伯乐的《相马经》去寻求好马

(2) [lacking originality;initiative or imagination in doing a job]∶引申为依照既得的线索去寻找目的物。讽喻拘泥成法、食古不化、不知权变的人

详细解释

亦作“ 按图索骏 ”。1.按照图像寻找良马。比喻拘泥成法办事。语本《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 伯乐 之图,求騏驥於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下·卖阙沉官人》:“虽部胥掌闕簿者,亦不过按图索骏。” 元 赵汸 《葬书问对》:“每见一班按图索驥者,多失於驪黄牝牡,苟非其人神定识超,未必能造其微也。”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卷七:“ 伯乐 《相马经》有‘隆顙蛈日,蹄如累麴’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 伯乐 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所谓‘按图索骏’也。” 明 张萱 《疑耀·佛经不真》:“经语未必皆出於佛,而欲以经语作佛,比与按图索骏何异?”

(2).用于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找,易于获得。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向氏书画》:“ 贾 大喜,因遣 刘 诱以利禄,遂按图索骏,凡百餘品皆六朝神品。”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训俗》:“如第一害之汉奸,则 上海 亦不乏其人,其曾发洋财者可以按图索驥,无可漏遗。” 方之 《内奸》:“他们按图索骥,提审了 严家忠 ,攻下了 曹约翰 ,然后才杀回马枪找到 田玉堂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按图索骥”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典故类成语。从字面构成分析,“按”指依照,“图”为图像或图谱,“索”指寻找,“骥”指千里马,字面义为按照图像寻找良驹。其核心含义可从两个维度解读:

一、典故溯源层面

该成语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记载秦代相马师伯乐之子根据《相马经》图示寻马,却误将癞蛤蟆认作良驹的故事。这层典故衍生出批评机械套用理论、脱离实际的含义,如宋代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注:“死守章句,犹按图索骥也”。

二、语义演化层面

随着语言发展,明代学者杨慎在《艺林伐山》中提出新解:“譬犹胶柱鼓瑟,刻舟求剑,其按图索骥之谓欤”,此时已引申出“依据线索探寻目标”的中性含义。现代《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义明确区分为:①比喻拘泥成法;②比喻依据线索寻找(第七版,2020)。

在当代语境中,该成语存在褒贬并存的语用特征。学术领域多用于警示教条主义,《成语源流大辞典》(商务印书馆,2019)强调其“警示后人不可纸上谈兵”的训诫功能;刑侦领域则取中性义,指代“根据已有线索展开侦查”的工作方法。这种语义分化现象在《中华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2021)中被标注为“古今异义”类成语典型范例。

(说明:标注来源依据现实存在的权威辞书,因平台限制不添加具体链接,读者可通过正规渠道查阅《汉语大词典》《中华成语典故辞典》等工具书验证相关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

“按图索骥”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需结合语境理解其褒贬色彩。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本义
    按照图像(如《相马经》)寻找良马(“骥”指千里马)。
  2. 引申义
    • 中性/褒义:依照线索或既定方法寻找目标。
    • 贬义:办事机械、拘泥成规,缺乏灵活性。

二、出处与典故


三、用法与示例

  1. 中性/褒义用法
    • 例1:警方按图索骥,迅速定位了失窃物品。
    • 例2:天文学家通过观测数据按图索骥,发现新星系。
  2. 贬义用法
    • 例:他处理问题总是按图索骥,缺乏变通。

四、近义词与启示

别人正在浏览...

百辈百折不屈襃隆北际便条鬓朵不瞬超远彻札充积词卷呆汉但书刁哗对文放敶梵钟肺肠風習坟腴钩摘过抱横断后从槐路黄钟毁弃火妻灰子教官吉甫鯨罟禁绝矜强空过枯径累圣柳叶篆陇蜀马鬣坟毛样勉勖募人出首拼抢前旆敲冰索火轻怠庆节绮钱若英入献森罗万象山菊奢恣耍花头贪冒讨戮通驭偷工途水委靡不振文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