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百丈竿头的意思、百丈竿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百丈竿头的解释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已达极高的境界。《景德传灯录·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按,《五灯会元·径山杲禅师法嗣·天童净全禅师》“丈”作“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百丈竿头"为汉语中的误写形式,其正确表述应为"百尺竿头"。该成语出自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层:

一、本义溯源 字面指杂技表演者站在百尺高的竹竿顶端,保持平衡已属不易。该意象最早见于唐代《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形容修行者达到较高境界仍需精进。

二、哲学内涵 宋代禅宗借该意象阐述修行哲理,《五灯会元》记载长沙景岑禅师以此喻示修行者不应满足现有成就,强调"更进步"的超越精神,与佛教"无住"思想相通。

三、现代语义 经语义演变,现多用于激励语境。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比喻极高的官位或学问、事业等达到的境界",常与"更进一步"连用,形成固定搭配,表达持续进取之意。

主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网络扩展解释

“百丈竿头”是一个佛教用语,现多用于比喻学问、事业或修行已达到极高境界,但仍需继续努力以追求更大的突破。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与出处
    该成语出自宋代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景岑禅师》,原文为:“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原指佛教修行中,僧人即使达到百丈高的竿顶(象征极高修为),仍需更进一步,将自身融入广阔宇宙,体现无止境的修行理念。

  2. 比喻意义
    现多引申为对个人成就的勉励,强调不应满足现状,需持续精进。例如在学业、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后,仍应保持进取心,追求更高目标。

  3. 近义词与辨析

    • 百尺竿头:二者常互通,但“百丈竿头”更突出“极高境界”的意象。
    • 精益求精:侧重对完美的追求,而“百丈竿头”更强调从高峰再突破的魄力。
  4. 用法与例句
    作宾语或定语,含褒义。例如:

    • “科研领域需有百丈竿头的精神,方能推动技术革新。”
    • 古籍中常见“百丈竿头须进步”的用法,现代则多用于激励语。
  5. 现代延伸
    该成语被广泛用于教育、职场等场景,如企业标语“百丈竿头,再创辉煌”,体现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若需进一步了解佛教原典或具体典故故事,可参考《景德传灯录》及相关禅宗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包干制标绘不了偿垦痴騃传咏祠器错重大锣大鼓砥节奉公定价恶性沸沸汤汤風行草從缝缀肱被公涂还醒颢清黄带子解劝进盥京县九霄俊刮控陈躐缨灵霞鳞素论批麻缕美我免的喷池千亿磬悬全遂驱杀人野揉蓝山乐官矢槀失身瘦猴似的霜牙水果店梳头盒子嘶喝搜狩搜查索瘢肃然起敬听话听声,锣鼓听音通舱退弱土专家五鼎万钟相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