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别鹤操的意思、别鹤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别鹤操的解释

乐府琴曲名。 晋 崔豹 《古今注》卷中:“《别鹤操》, 商陵 牧子 所作也。娶妻五年而无子,父兄将为之改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 牧子 闻之,愴然而悲,乃歌曰:‘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衣不寝食忘餐!’后人因为乐章焉。”后用以指夫妻分离,抒发别情。 唐 常建 《送楚十少府》诗:“因送《别鹤操》,赠之双鲤鱼。鲤鱼在金盘,别鹤哀有餘。” 明 何景明 《赠王文熙》诗之一:“泠泠朱丝絃,听我《别鹤操》。”参阅《乐府诗集》卷五八。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别鹤操》是中国古代琴曲名,源于一则夫妻被迫分离的典故,后成为文学中表达离别哀情的经典意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起源与典故

《别鹤操》最早记载于晋代崔豹《古今注》。相传商陵牧子(一说高陵牧子)娶妻五年无子,父兄欲为其另娶。其妻闻讯后深夜悲泣,牧子感伤作歌:“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衣不寝食忘餐!”后人将此歌谱为琴曲,即《别鹤操》。故事核心反映了古代“无子出妻”制度下的婚姻悲剧。

二、文学应用与象征

  1. 别离意象
    琴曲《别鹤操》因哀婉凄切,成为诗词中象征夫妻离散的固定典故。如南朝鲍照“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以“别鹤”对比“双凫”,凸显被迫分离之痛。

  2. 琴曲代称
    后世常以“别鹤”“别操”代指此曲,如唐代常建“因送《别鹤操》,赠之双鲤鱼”,谢朓“是时操《别鹤》,淫淫客泪垂”,均借琴曲渲染离愁。

三、文化延伸

该典故衍生出“别鹤离鸾”“别鹤孤鸾”等成语,均喻指离散的恩爱夫妻。明清小说如《阅微草堂笔记》亦沿用此意象,展现其深远影响。


注:不同文献对主人公籍贯(商陵/高陵)记载略有差异,但核心情节一致。欲了解完整信息,可查阅《古今注》《琴操》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别鹤操》是一种汉字词语,又称为“別鹤操”、“别鶴操”,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下面是关于《别鹤操》的相关信息: - 拆分部首和笔画:《别鹤操》的部首是“刀”,总共由13个笔画组成。 - 来源:《别鹤操》一词最早见于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创作的《断烟亭杂剧别鹤操》。该曲描写了孤鹤离群的情景,后来被用来形容离群、孤独的境况。 - 繁体:《别鶴操》是《别鹤操》的繁体字写法,两者意义相同。 -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字形变化较多。但《别鹤操》这个词的字形没有明显的古代变化。 - 例句:他身世孤苦,整日独自徘徊,像是《别鹤操》中的离群孤鹤。 - 组词:别离、别伤、鹤立鸡群等词语可与《别鹤操》搭配使用。 - 近义词:孤鹤、孤雁、独鹤等词语与《别鹤操》有类似的意义。 - 反义词:群鹤、合群、众多等词语与《别鹤操》形成对比。 以上是关于《别鹤操》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