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舂簸的意思、舂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舂簸的解释

舂谷簸糠。《后汉书·祭祀志下》:“舞者象教田,初为芟除,次耕种、芸耨、驱爵及穫刈、舂簸之形,象其功也。”《北史·崔亮传》:“ 亮 虽歷显任,其妻不免亲事舂簸。”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舂簸”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ōng bò,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内容解释:

一、基本含义

“舂簸”由“舂”和“簸”两个动作组成:

合称“舂簸”即表示谷物加工的两个连续步骤:捣碎后扬筛,是古代农业劳动的重要环节。


二、文献出处与引申义

  1. 历史记载

    • 《后汉书·祭祀志下》提到舞蹈动作模仿农事,包括“舂簸之形”,反映其作为生产活动的象征意义。
    • 《北史·崔亮传》记载崔亮之妻仍需亲自“舂簸”,说明其作为日常劳作的普遍性。
  2. 比喻义
    在成语中,“舂簸”引申为重复劳动或反复思考,强调通过多次操作达到目的,如反复琢磨问题或精益求精。


三、用法示例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后汉书》《北史》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在线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舂簸》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舂簸(chōng bǒ)是古代农具的名称,用于谷物的加工。舂簸是一种由木材制成的工具,由两个部分组成:舂(chōng)和簸(bǒ)。 拆分部首和笔画 《舂簸》的拆分部首为「舟」和「竹」。其中,「舟」(zhōu)是指船的部首,「竹」(zhú)是指竹子的部首。笔画数为「舟」:6画,「竹」:6画。 来源 《舂簸》是古代中国农业社会中用来加工谷物的工具。舂簸通常由农民们手工制作,用于将谷物的壳和杂质去除,使之更适合食用。舂簸的使用广泛流行于中国农村地区。 繁体 《舂簸》的繁体字为「舂簸」,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作「舂簸」与现代没有太大差异,字形也相似,通常以木材制成,并一般为一对舂簸。 例句 1. 农民使用舂簸将谷物加工成精细的米粒。 2. 奶奶用舂簸将谷子的壳去除后,煮了一碗美味的稀饭。 组词 舂簸石、舂簸米、舂簸臼、秋舂簸 近义词 舂米臼、拌糠臼 反义词 旧谷堆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按部败趋摆置敝蹻仓腐谗谄城操澄心纸倒裳彫零断落多才多艺恩威并著丰资焚劫港督羹藜含糗桂窟黄猺欢慰火头上家货惊滩进项祭尊狼孩老天巴地连祸邻宝礼术六极利益均沾鸾书緑藻没合煞萌萌哒苗米螟蜅悯切女孙跑搭铺翠销金前登迁削泣愬七元日知录荣盛散嬾社会守兵锁纽刓渎围壍诬行险丑闲嗑牙先垄仙逝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