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射箭用具。抉即扳指;拾即臂衣,套于左臂上用以护臂。《周礼·夏官·缮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诗》云:‘抉拾既次。’诗家説,或谓抉谓引弦彄也;拾谓韝扞也。”《战国策·楚策一》:“ 章 闻之,其君好发者,其臣抉拾。” 鲍彪 本抉作“决”。
“抉拾”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组成
文献出处
最早见于《周礼·夏官·缮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战国策·楚策一》也有相关记载。
部分现代释义将其拆解为“抉择”和“拾掇”,表示“慎重选择并付诸行动”,但此用法缺乏权威古籍支撑,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读。
建议:若用于古文阅读或历史研究,优先采用“射箭用具”本义;若为现代语境,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指向引申义。
《抉拾》是一个汉字词汇,主要解释为“挑选、选择”的意思。具体拆分部首是“扌”和“曷”,总共有10个笔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古代的写法中,抉拾的写法为“爫”和“曷”,总共有9个笔画。这种写法在繁体字中保留了下来。
在繁体字中,抉拾的写法保持了古代的形式,使用了部首“爫”和“曷”,总共有9个笔画。
以下是一些使用抉拾的例句:
一些与抉拾相关的词汇包括:
以上是关于“抉拾”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