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悭贪的意思、悭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悭贪的解释

吝啬而贪得。《百喻经·牧羊人喻》:“昔有一人,巧於牧羊,其羊滋多,乃有千万。极大慳贪,不肯外用。” 明 李贽 《观音问·答自信》:“慳贪者报以饿狗,毒害者报以虎狼。”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悭贪”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iān tān,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字义拆分
    • 悭(qiān):指吝啬、小气,对自己拥有的财物或资源不愿分享(如“悭吝”)。
    • 贪(tān):指过度追求、不知满足,常涉及对名利、财物、享受等的占有欲(如“贪得无厌”)。
    • 组合后,“悭贪”即形容既吝啬又贪得 的双重特质。

二、综合释义

  1. 普通汉语解释
    指人吝啬自己的财物,同时对外界事物有强烈的占有欲。例如《百喻经》中提到的牧羊人“极大悭贪,不肯外用”。
    例句:做人应知足常乐,不可有悭贪之情。

  2. 佛家视角
    在佛教中,“悭贪”属于“十恶”中的“意恶”,表现为:

    • 悭:对已有之物(如金钱、地位)过度执着,不愿布施或分享。
    • 贪:对未得之物(如名利、美色)无止境追求,甚至不择手段。
      佛家认为这是导致个人堕落与社会风气败坏的根本原因。

三、延伸理解


四、总结

“悭贪”不仅描述人性中的吝啬与贪婪,更在佛教文化中被视为需戒除的恶习。其核心是对物质与欲望的过度执着,可通过培养慈悲心与知足常乐的态度化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悭贪

《悭贪》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节约勤俭不贪图过多财物的意思。

它的部首拆分是悪(心)、贝(贝字底部的部首)。根据这两个部首的笔画数,悭贪的总笔画数是10。

《悭贪》这个词来源于《庄子·养生主》。《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的著作,其中有一句话是“夫悪生乎懒而俭生乎贪,心有小志而躁生焉。”这句话意味着懒散容易生出坏心思,而俭约节俭则能克制贪欲,心态平和无欲望。

在繁体字中,《悭贪》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时候,悭贪的汉字写法和现在大体相同。唐代的《古今注》中写作“慳慱”,宋代的《玉篇》中写作“慳慱”,而《庄子》中写作“慳慱”,字形与现代有些许不同。

例句: 《红楼梦》中,贾母教导贾宝玉要悭贪食物,不要过量吃肉菜。

组词:悭吝、贪财、悭吝寡欲

近义词:节约、俭省

反义词:奢侈、浪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