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难的意思、木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难的解释

宝珠名。又写作“莫难”。《文选·曹植<美女篇>》:“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李善 注引《南越志》:“木难,金翅鸟沫所成碧色珠也。”《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土多金、银、夜光璧,明月珠、大贝、车渠、码碯、木难、孔翠、虎魄。” 明 夏完淳 《送客游闽》诗:“南海风清藏瑰奇,火齐木难珊瑚枝。” 清 钱谦益 《<杜弢武全集>序》:“櫝而列之,皆珠也,则未知其孰为琅玕?孰为木难也?”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火齐、木难、水晶之珍,人犹寳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木难”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意涵的古语词,其核心释义为古代传说中的宝珠名。根据《汉语大词典》及《古代汉语词典》记载,该词最早见于东汉史书《后汉书》,原指西域大秦国(古罗马)所产的金黄色宝珠,因稀有罕见而被视为珍宝。南北朝至唐代文学作品中常以“木难”象征珍贵之物,如《文选·曹植〈美女篇〉》有“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的描写。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木难”属于音译外来词,源自梵语“摩尼”(मणि,maṇi)的讹变,原指佛经中具有神力的如意宝珠。构词结构上,“木”为汉语固有语素,暗示其材质或属性;“难”承担音译功能,整体构成偏正式合成词。该词在《本草纲目》《通雅》等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方以智《通雅·金石》特别说明:“木难,黄色宝石,出大秦西域。”

现代汉语使用中,“木难”主要保留在古典文学研究和历史文献领域,其语义固化指代古代文献记载的特定宝石品类。需注意的是,该词与“木那”(缅甸翡翠矿场名)等现代词汇存在本质区别,不可混用。

网络扩展解释

“木难”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1.宝珠名

2.成语:形容困难重重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文选》《南越志》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兵场笔挺不俊长跪螭吻宠狎愁惨惨传人春生秋杀触物兴怀达制第二产业飞云掣电官寿嶲伟含笑花号吟欢热扈解货单虎爪书兼寸吉丁疙疸戒涂旌贤绝对嶙峋鲁经盟首名堂南北合作诺藤沤氹骈聚平伙匹人披沙剖璞破戒蒲萐呛劲千里神交起集庆幸驱配去去驱羊润赂啬刻删繁就简盛明申恨十二公时禽说古道今太阳社天根韦笥伟重文诌诌物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