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絶塞的意思、絶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絶塞的解释

1.度越边塞。2.极远的边塞地区。

详细解释

1.度越边塞。《商君书·战法》:“无敌深入,偕险絶塞,民倦且饥渴,而復遇疾,此其道也。”《战国策·东周策》:“ 秦 敢絶塞而伐 韩 者,信 东周 也。” 鲍彪 注:“絶,横渡。塞,障也。”

2.极远的边塞地区。 唐 骆宾王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诗:“ 交河 浮絶塞, 弱水 浸流沙。” 明 杨慎 《春兴》诗:“最高楼上俯晴川,万里登临絶塞边。” 清 林则徐 《次韵答姚春木》:“絶塞不辞远,中原吁可伤。” ********* 《红烛·孤雁》:“不幸的失群的孤客!谁教你抛弃了旧侣,拆散了阵字,流落到这水国的绝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絶塞”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絶”和“塞”两个字组合而成,主要含义指极其遥远、交通隔绝的边塞或关隘。以下从词典释义、字义构成、文化内涵及权威引用角度详细解释:


一、字义解析

  1. 絶(jué)

    • 本义为“断绝”,引申为“极远、隔绝”之意。《说文解字》:“絶,断丝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凡断绝之称。”
    • 在“絶塞”中强调地理位置的极端偏远与外界隔绝。
  2. 塞(sài)

    • 指边关、险要之地。《说文解字》:“塞,隔也。”徐锴系传:“边塞也,所以隔塞夷狄。”
    • 常指古代军事防御的关隘或边疆要塞。

合成词义:

“絶塞”即极远且人迹罕至的边塞,强调其地理隔绝性与荒凉特征。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絶塞:极远的边塞。

    例证:唐·杜甫《返照》诗:“衰年肺病唯高枕,絶塞愁时早闭门。”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ISBN 978-7-5326-4890-6,第9卷第102页。

  2. 《辞源》(修订本)

    絶塞:极远的边塞。形容地处偏远,与中原隔绝。

    例证:《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右贤王怨汉夺河南地,数寇盗边,及入河南,侵扰朔方,杀略吏民甚众,天子巡边至朔方,勒兵十八万骑以见武节,而使郭吉风告单于……单于见吉,吉曰:‘南越王头已悬于汉北阙。今单于即能前与汉战,天子自将兵待边;即不能,亟南面而臣于汉。何但远走,亡匿于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为?’语卒,单于大怒,立斩主客见者,而留郭吉不归,迁之北海上。而单于终不肯为寇于汉边,休养息士马,习射猎,数使使于汉,好辞甘言求请和亲。”司马贞索隐:“北海,即絶塞也。”

    来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册第225页。


三、文化内涵与文学意象

“絶塞”在古典文学中常承载以下意象:


四、权威文献例证

  1. 《汉书·匈奴传》

    “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屯云中、代郡、上谷,寇盗亡虑十馀辈,杀略吏民,驱畜产去。汉使将军王恢、韩安国等将三十万众屯马邑旁,单于觉之,引去。恢等追至塞,不及而还。天子怒恢不出击单于辎重,诛恢。自是后,匈奴絶塞和亲。”

    此处“絶塞”指断绝边塞往来(中华书局点校本,卷九十四)。

  2.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杜甫《秦州杂诗》)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诗中“孤城”“出塞”暗合絶塞意象(中华书局,1960年版)。


五、现代语言学解释

据《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李荣主编),部分北方方言仍保留“絶塞”的引申用法,形容“极其偏僻之地”,如:“那村子在山沟里,眞是个絶塞地方。”(调查记录:河北张家口方言)


“絶塞”是汉语中兼具地理与文学色彩的词汇,核心含义为极远且隔绝的边疆要塞,承载古代戍边文化、荒凉意象及历史叙事。其权威释义可追溯至《汉语大词典》《辞源》等经典辞书,文学例证多见于唐诗及史籍,体现了汉语词汇的深厚文化积淀。

网络扩展解释

“絶塞”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度越边塞
    指跨越或穿越边塞的障碍,常用于描述军事行动或地理上的突破。例如:

    • 《商君书·战法》提到“无敌深入,偕险絶塞”,强调军队在险要地形中突破边塞的策略。
    • 《战国策·东周策》记载“秦敢絶塞而伐韩者”,鲍彪注释“絶”为横渡,“塞”为屏障。
  2. 极远的边塞地区
    形容地理位置极其偏远的边疆地带。例如:

    • 唐代骆宾王《晚度天山有怀京邑》中“交河浮絶塞”,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
    • 清代林则徐诗句“絶塞不辞远”,亦表达了对遥远边疆的感慨。

二、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相关文献,可参考《商君书》《战国策》及唐代边塞诗作。

别人正在浏览...

粃滓忏事车注捶掠出家修道踔越存安达哈代数逮通呆小症当梁陮隗惰废枋箄防主封事孚命蛤精疾孤峯规模归责黄猺欢兴混混噩噩见谅稷庙惊耳迥辽濬房靠身文书老宿列阵鷅鹠詅痴符栗蓬履年马茹子每牛门孙冥客蝥网黏补烹鹤骈生綪缴歧趋曲生三采盛筵难再石柏石杠受雇水藻贪贜枉法天宜头达外衣雾髩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