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称文拙而好刻书行世的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 江 南号为‘詅痴符’。”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 和凝 为文,以多为富,有集百餘卷,自鏤板行於世。识者多非之。此 颜之推 所谓‘詅痴符’也。” 清 厉鹗 《<樊榭山房集>自序》:“有杂文若干卷,丛缀若干卷,将次第排纘焉,得毋蹈詅痴符之誚邪!”亦省作“ 詅痴 ”、“ 詅符 ”。 清 王夫之 《咏史》之九:“凤杳 扬雄 拾羽,龙乖 谷永 探鳞。奇字詅痴万卷,危言卖绽千春。” 清 赵翼 《有以明人诗文集二百馀种来售成四律》之一:“詅符几费雕鎸苦,元草殊惭鉴赏精。”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文章圈点》:“自刻诗文,已近噉名,不及古人谦质。如浓圈密点,自买詅痴,无论邨样可哂,其中肯綮者,十不得八6*九,反误后人多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詅痴符汉语 快速查询。
“詅痴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讽刺文笔拙劣却自夸并热衷于刻书流传的人。以下为详细解释:
颜之推:“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江南号为詅痴符。”
(意即:江南文人中,许多无才者自夸文章清丽,实则拙劣不堪,被称作“詅痴符”。)
“詅痴符”反映了古代对文人浮躁风气的批判,强调作品质量与作者谦逊的重要性。其核心在于讽刺缺乏真才实学却急于求名的行为,具有鲜明的文化批判色彩。
《詅痴符》是一种汉字,它的意思是“迷糊、糊涂”。
《詅痴符》由“言”、“罒”、“疒”、“犭”、“粥”、“㐄”、“目”组成。
它的总笔画数为16画。
《詅痴符》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說文解字》。它出现在中国古代金文和小篆中。
《詅痴符》的繁体字是“痴”。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根据不同的时代和地区,《詅痴符》可能有不同的写法。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它的基本形状和现代书写形式是相似的。
1. 他似乎对这个问题很詅痴,无法理解。
2. 她忘记了自己的生日,有点詅痴了。
1. 詅痴冢
2. 詅痴态度
3. 詅痴人
近义词包括“糊涂”、“迷糊”、“糊塗”。
反义词是“聪明”、“明智”。
安舆不成器骋力充边次大陆疵诋淡宁道德经等差级数墱道敌饮地域动荡封锁沟公税光年龟紫过奖喝欠猴郎达树较文挟义鸡骨支牀禁军鶌居烂污廉使离絶陇海乱纷纷谩昧玫瑰柱内急弄妆女子国旁睐青堂瓦舍琼爢泣岐路神虚试士顺赖说破搜奇抉怪泝流穷源梭动橚橚他山踏謡娘天论甜言美语亭置托分卧车五斤手无伤大体香篘乡壤详细小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