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防主的意思、防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防主的解释

南北朝 职官名。专为镇守一城以防变故而设。至 隋 唐 府兵制度中的防主,则为低级军官名,在副将军之下,团主之上。《周书·权景宣传》:“ 孝閔帝 践阼,徵为司宪中大夫,寻除 基 、 鄀 、 硤 、 平 四州五防诸军事、 江陵 防主,加大将军。”《周书·魏玄传》:“二年,进爵为侯。除 白超 防主。”参阅 清 梁章鉅 《称谓录·驻防将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防主”是一个相对冷僻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可以从字面拆解和古籍用例中探寻:

  1. 字面含义与核心概念:

    • 防: 本义指堤坝,引申为防备、守卫、抵御。在“防主”一词中,主要取其“守卫、保护”之意。
    • 主: 指主人、君主、主上。
    • 因此,“防主”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守卫主人/君主”或“负责保护主上安全的人/职责”。它强调的是对地位高于自己者(通常是君主或主人)的安全所负有的责任。
  2. 古籍中的用法与具体含义:

    •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可见,特指负责君王或主人安全保卫工作的近侍或武官。例如,在《北史》等史书中,“防主”常与“都督”、“城主”等官职名称并列出现,指代某一区域或宫殿的守卫长官,其核心职责是保卫其主上的安全。
    • 它体现的是一种护卫职责,是古代职官体系或家臣制度中与安全保卫直接相关的职位或任务。
  3. 现代适用性与理解:

    • 在现代汉语日常交流中,“防主”一词已基本不再使用,属于历史词汇或古语词。
    • 理解它需要结合历史语境。当在古籍或特定历史文本中遇到时,应理解为“负责保卫君主/主人安全的官职或职责”,或直接指代担任此职责的近身护卫官。
    • 它不同于“地主”(土地的主人)、“房主”(房屋的主人)等常见复合词,其侧重点完全在于“防护、保卫”这一动作及其对象(主上)。

“防主”是一个源于古代职官或护卫制度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指“负责守卫、保护君主或主人安全的职责或担任此职责的官员/近侍”。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统治者或尊长者人身安全的重视及相应的保卫制度。在现代汉语中,它已非常罕见,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的研究或阅读中。

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防主”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语,其含义主要分为两类,但需结合不同来源的权威性进行甄别:

一、主流解释:古代官职名称

  1. 历史沿革

    • 南北朝时期:作为职官名设立,主要职责是镇守城池、预防突发变故。
    • 隋唐时期:演变为府兵制度中的低级军官,官职等级位于副将军之下、团主之上。
  2. 职能特点
    专司军事防御,例如《周书》记载的“江陵防主”等,均承担区域驻防任务。中提到的“澎湖汛防主力军”也印证了这一职能。


二、其他解释:成语含义(需谨慎参考)

部分来源(如)将其解释为成语,意为“提防主要敌人或对手”,但此说法未见于高权威性历史文献或词典。建议以官职解释为主流认知。


“防主”的核心含义是古代军事官职,职能随朝代更替变化。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周书》《称谓录》等古籍,或通过权威历史词典获取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板芭北匈奴冰室布奠不羁之民长街短巷产毻吃答崇山峻岭椽栋川祇雌雄剑寸産大志等样第品多年来多种经营帆幔法席風樹锋炭灌滕栝松鬼乐官好事成双化力花酿混说白道火禁活门骄恣踖躩疾恶若雠躹躬袴岔困苦连鸿恋群柳线柳叶眉买单灭失辇送逆遁漂砾清彝穷旅柔毳如埙如篪丧精慎静沈痗设若贪财慕势天色王德卧不安沃焦